如何第一時間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三進”,如何把黨的二十大精神講準講深講透講活,看“形勢與政策”課的人大最新探索。
六大課程體系設置系統多元
深入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以中國式現代化偉大實踐融入新時代思政課堂。
書記校長領銜主講“新時代新征程”第一課——最權威的大會精神解讀;“中國式現代化大講堂”學科示范課——最深入的學術闡述,學術大師解讀中國式現代化;“大道之行”名家講座課——最生動的大會精神宣講,黨的二十大代表把大會精神帶進課堂;“時代之問”師生研討課——最活躍的思辨研討,一起參觀學習、交流座談、情景模擬、主題演講;“復興之約”青年宣講課——最擔當的行動自覺,大中小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貫通的青年宣講課;“奮進之路”社會實踐課——最鮮活的實踐田野,社會大課堂與校園小課堂緊密結合的大調研。
一條主線——旗幟鮮明用中國式現代化偉大實踐貫穿課程始終,中國式現代化既是實踐的理論,又是理論的實踐,既有世界和中國發展大勢,也有世界與中國特色比較。
兩種資源——開設“中國式現代化大講堂”,邀請各專業學科帶頭人,結合專業特色、突出學術特點,分專題講清楚中國式現代化的道理學理哲理。打造“大道之行”名家講座課,邀請黨政領導、企業骨干、行業模范、優秀校友等,結合事業發展、突出實踐屬性,在真實畫面中講清楚中國式現代化為了誰、需要誰、依靠誰。
三種角色——通過“時代之問”師生研討課、“復興之約”青年宣講課、“奮進之路”社會實踐課,讓同學們從聽眾變成參與者,在問與答、講與演、知與行的真實互動中把宏大的形勢與政策轉化為自己的思考與行動。
師資隊伍雄厚 學術與實踐結合
“大道之行”名家講座課
首批名家授課人:黨的二十大代表、主席團成員、第二十屆中央候補委員、全國婦聯副主席(兼)、北京知識產權法院副院長、中國人民大學校友宋魚水,黨的二十大代表、“黨代表通道”嘉賓、第二十屆中央候補委員、新疆喀什大學黨委副書記、副校長祖力亞提·司馬義,黨的二十大代表、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書記徐川將把“熱氣騰騰”的大會精神帶到校園,傳遞給更多同學,通過一線視角,為同學們講好新時代十年偉大變革的故事。
(黨的二十大代表宋魚水)
(黨的二十大代表祖力亞提·司馬義)
(黨的二十大代表徐川)
“中國式現代化大講堂”學科示范課
首次打造的“中國式現代化大講堂”學科示范課代表:國際關系學院院長楊光斌、經濟學院院長劉守英、應用經濟學院院長鄭新業、新聞學院執行院長周勇、哲學院院長臧峰宇、歷史學院院長朱滸等將結合專業特色、突出學術特點,分專題講清楚中國式現代化的重大意義、本質要求、鮮明特色,努力在構建中國自主知識體系的過程中把已經發生和正在發生的中國奇跡、中國故事、中國經驗講得更深更透。
(從左到右,從上到下依次為楊光斌、劉守英、鄭新業、周勇、臧峰宇、朱滸)
“復興之約”青年宣講課
在“復興之約”青年宣講課模塊,學校“延河講師團”等學生理論宣講團隊將走進廣大中小學,以青年聲音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通過中小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宣傳黨的奮斗歷程和偉大成就、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實踐創造和理論創新。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校長劉小惠、湖南省湘潭市韶山學校校長顏翊作為“復興之約”青年宣講課聯建基地代表將立足課堂主渠道、用好校內多元的大舞臺、用活社會大課堂、構建大師資體系,與人大師生結對成長,做大中小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的“先鋒闖將”。
(左為劉小惠,右為顏翊)
第一時間舉辦集體備課會
10月26日上午,在全黨全國掀起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熱潮之際,中國人民大學圍繞黨的二十大精神進“形勢與政策”課舉行集體備課會。
校黨委書記張東剛,校長林尚立,教育部二級巡視員、社科司教學與出版處處長陳睿,校黨委副書記鄭水泉、齊鵬飛,黨委副書記、副校長胡百精等和“大道之行”名家講座課、“中國式現代化大講堂”學科示范課、“復興之約”青年宣講課代表集體備課。部分院系負責同志、兄弟院校專家代表、“復興之約”青年宣講課聯建基地代表等共同參與。
張東剛在備課會上表示,中國人民大學作為中國共產黨創辦的第一所新型正規大學,以“黨辦的大學讓黨放心、人民的大學不負人民”的精神品格,第一時間研究部署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進教材、進課堂、進學生頭腦”。“形勢與政策”課是第一時間引導學生準確理解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的重要渠道,是及時將黨的理論、黨的聲音、黨的號召、黨的要求傳遞給廣大學生的重要載體,講好“形勢與政策”課,關鍵要把黨的理論創新成果及其蘊含的立場觀點方法講準講深講透講活,把新時代偉大十年黨和國家事業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發生的歷史性變革及其在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中華民族發展史上的里程碑意義講準講深講透講活。
一要突出政治站位。在全面準確、學深悟透上下功夫,把真理的力量講出來,讓學生知其言更知其義、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從而更加自覺堅持和捍衛“兩個確立”,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二要突出歷史方位。在感悟變革、感恩奮進上下功夫,把時代的氣象講出來,講出一個立志于民族千秋偉業、致力于人類和平與發展崇高事業的世界第一大執政黨,走過百年奮斗歷程后踏上新的征程的歷史坐標。三要突出學術品位。在融會貫通、話語轉換上下功夫,把理論的透徹講出來,堅持政治性和學理性相統一,增強用學術講政治的意識和能力,以透徹的學理分析回應學生,以徹底的思想理論說服學生,用真理的強大力量引導學生。四是突出育人本位。在創新形式、解疑釋惑上下功夫,把青年的使命責任講出來,增強課程的感召力、說服力、互動性、實踐性,通過社會實踐把思政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結合起來,引導青年學生在參與中提高,在提高中成長,培養造就更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先鋒分子”。
林尚立在備課會上指出,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全校上下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五個牢牢把握”的重要要求,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在全面學習、全面把握、全面落實上下功夫。作為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重要組成,“形勢與政策”課的理論武裝時效性、釋疑解惑針對性、教育引導綜合性都比較強,各部門、學院要把握主題主線、明確思路任務、細化工作方案,圍繞中國式現代化這一至關重要的理論與實踐主題,聚焦其展現的新形態與新制度、新平臺與新理論、新主體與新規模、新邏輯與新路徑、新時代與新格局,在學習、研究、宣傳黨的二十大精神上走在前列,扎實有效地做好“進教材、進課堂、進師生頭腦”工作。
陳睿對學校第一時間圍繞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進“形勢與政策”課組織集體備課會表示充分肯定。她表示,作為中國共產黨創辦的第一所新型正規大學,作為在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獨樹一幟的一流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在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方面站位高、行動早、舉措實、合力強,充分利用了學校和社會各方面的學科資源、學術資源、人才資源,多學科、多維度、多層次地展現了人民大學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的品質與效果。她希望人民大學能夠通過此次專項行動,進一步創新形式、優化效果、形成經驗,推出一批在全國具有影響力的思政“金課”。
黨委學生工作部(處)負責人楊子強在集體備課會上做了匯報。他從明確一條主線、用好兩種資源、轉換三種角色、開拓四類空間等方面介紹了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進“形勢與政策”課專項行動的有關安排。“延河講師團”團長、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研究生薛思齊作為學生代表發言。
學校黨政辦、黨委宣傳部、黨委研究生工作部、教務處、招生就業處、校友工作辦公室、校團委、馬克思主義學院負責人,“形勢與政策”課師生代表,“優秀輔導員工作室”代表,“延河講師團”成員代表等參加了集體備課會。
中國人民大學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進“形勢與政策”課專項行動
以中國式現代化偉大實踐貫穿新時代思政課堂——中國人民大學推進黨的二十大精神進“形勢與政策”課專項行動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論述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精神,及時、準確、深入地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進教材進課堂進學生頭腦,進一步加強中國人民大學“形勢與政策”課的理論武裝時效性、釋疑解惑針對性、教育引導綜合性,特啟動本專項行動。
主題更突出:深入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以中國式現代化偉大實踐貫穿新時代思政課堂。
思路更清晰:緊緊圍繞學習宣傳黨的二十大精神,重點聚焦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使命任務,結合《高校“形勢與政策”課教學要點》,通過多種形式,把堅定“四個自信”貫穿教學全過程,引導學生正確認識世界和中國發展大勢,正確認識中國特色和國際比較,正確認識時代責任和歷史使命,正確認識遠大抱負和腳踏實地,爭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
任務更明確:
“新時代新征程”第一課
形式:邀請張東剛書記、林尚立校長圍繞黨的二十大精神做專場報告,引導廣大師生深刻認識新時代十年偉大變革的重大意義,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深入理解黨的創新理論的道理學理哲理,更加自覺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心懷“國之大者”,發揚斗爭精神、堅持團結奮斗。
牽頭單位:學校黨政辦、黨委宣傳部、黨委學生工作部(處)
參與單位:黨委研究生工作部、校團委、馬克思主義學院
“中國式現代化大講堂”學科示范課
時間:貫穿整學年(第一階段為10月-12月)
形式:邀請學校領導、各院系院長書記、知名學者圍繞中國式現代化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講授示范課程,結合專業特色、突出學術特點,分專題講清楚中國式現代化的重大意義、本質要求、鮮明特色,引導學生做到知其言更知其義、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牽頭單位:黨委學生工作部(處)、各學院(書院)
參與單位:黨委宣傳部、黨委研究生工作部
“大道之行”名家講座課
時間:貫穿整學年(第一階段為10月-12月)
形式:邀請黨的二十大代表、黨政領導干部、理論專家、企事業單位管理者、各行業先進模范、優秀校友等結合新時代十年取得的偉大成就、新時代新征程的使命任務、新青年新發展的時代機遇等開展主題講座,用社會大課堂充實校園小課堂。
牽頭單位:黨委學生工作部(處)、黨委研工部、校團委
參與單位:校友工作辦公室、各學院(書院)及校研團工委和校院研究生會、學生會等學生組織
“時代之問”師生研討課
時間:貫穿整學年(第一階段為10月-12月)
形式: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充分利用黨團活動、主題班會、學生社區主題活動等載體,鼓勵學生結合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中華民族發展史的學習,積極發揮“青年大學習”“ 尋源·先鋒·家書”等品牌效應,開展交流座談、小組展示、演講辯論、情景模擬等形式多樣的研討活動。
牽頭單位:黨委學生工作部(處)、校團委
參與單位:各學院(書院)
“復興之約”青年宣講課
時間:貫穿整學年
形式:組織延河講師團、博士生宣講團等學生理論宣講團體,走進中小學,以青年聲音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通過中小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宣傳黨的奮斗歷程和偉大成就、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實踐創造和理論創新,做大中小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的“先鋒闖將”。
牽頭單位:校團委、馬克思主義學院
參與單位:招生就業處
“奮進之路”社會實踐課
時間:2023年1月-8月
形式:結合 “千人百村”“街巷中國”“案例中國”社會調研、“治國理政”實崗鍛煉、“理解中國”學術實訓以及“厚重人才培養計劃”等品牌項目,鼓勵學生以鮮明的問題意識、敏銳的學術觸覺、專業的研究能力,積極投身以“四用”為遵循的新時代實踐育人活動,鼓勵參與“大小創”學術競賽,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青年方案。
牽頭單位:校團委
參與單位:黨委學生工作部(處)、黨委研究生工作部、教務處
原文鏈接:[中國人民大學官方微信]講準講深講透講活!中國人民大學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進“形勢與政策”課專項行動啟航
(責任編輯:邵文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