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上午,信息資源管理學院“檔案管理學”吳寶康課程思政名師工作室主辦“溯院史·慶盛會:思政‘納新’聚力量”主題活動。
工作室首席教師、教授黃霄羽主持活動,學院黨委書記紀紅波、副書記韓曙光,黨委委員閆政、海薇,工作室教師團隊加小雙、郝琦、楊文參加活動。工作室學生成員、檔案學博士生代表及來自其他6個學院的本科生40余人線上線下同步參加。
活動主題將學習黨的二十大與回溯學院成立70周年歷史相結合,在舉旗幟、講政治中,不斷增強學院師生的專業認同與專業自信,提升專業格局和社會視野。活動伊始,師生共同參觀學院“七秩如歌”成就展。韓曙光詳細講解展覽內容:第一部分1952年到1978年,展現老一輩檔案人篳路藍縷,在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關懷下,創立新中國檔案高等教育體系;第二部分1979年到2012年,展現歷史檔案系恢復辦學后,重整旗鼓,積極探索,構建新時期一級學科全面發展的戰略布局;第三部分2013年至今,展現守正創新,新時代信息資源管理學科的建設成就。一同展出的還有學院教師文庫中的近200冊圖書,全面展示了學院教師在各個階段的著作及教材成果,充分彰顯了學院在中國化理論體系和知識體系建構中取得的成績。黃霄羽做小結,表示面向未來是青年一代的歷史使命,守正創新是青年一代的人生課題。
隨后是學習分享與交流,紀紅波介紹學科奠基人吳寶康先生擔當、執著、包容、開放的為人治學之道,勉勵師生秉承吳老精神,在新時代、新征程做出信管人應有的貢獻。碩士生郭寒冰認為學院發展與個人發展間緊密相關,呼吁大家各盡所能為學科、學院、學校建設貢獻個人力量;博士生管清瀠提出檔案工作與中心大局緊密關聯,在思政教育中具有獨特優勢。海薇認為借檔案講好學科、學院、學校乃至黨和國家的故事至關重要;楊文提出回顧歷史經驗才能積蓄力量,做好傳承才能開啟創新,要在教學、科研或學習中將創新思路落于實處。碩士生吳彥潔提出要把握檔案記憶屬性、善存家國奮斗記憶、加強多方檔案宣傳;碩士生王逸梵提出要把穩檔案專業發展的政治方向;博士生姚靜提出未來中國檔案(數據)立法應加強重點領域和新興領域立法、開展地方數據立法探索、積極參與國際數據規則制定。加小雙提出青年學子應具有“我輩中人,躬身入局”的擔當,要實事求是、立足當下、知行合一;郝琦希望同學們繼續細讀黨的二十大報告,將黨的二十大精神與學科學習深度結合。同學們紛紛表示收獲頗豐,將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牢記黨的囑托與檔案人的精神,不斷激發內生動力,并最終轉化成實際行動,為建設中國式現代化、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貢獻青年力量。
黃霄羽總結發言,她表示,在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之際,站在歷史新征程,共同思考檔案專業與黨的建設和國家發展之間的緊密關聯;在信息資源管理學院建院70周年之際,站在學院發展新起點,共同思考作為檔案師生的職責使命與擔當;在工作室納新和獲批學校課程思政教改重點項目之際,站在檔案專業課程思政建設新階段,共同思考檔案專業如何更好地“立德樹人”“聯動實踐”“賦能大局”。她認為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為檔案專業與思政融合帶來新機遇,未來思政教學及項目研究團隊應樹立場景思維,主動把握思政教育與學習、工作、生活的每個方面融合;主動作為,發揮應用學科專長,主動賦能國家中心大局。
本次活動內容深刻、形式新穎,一是正值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黨和國家開啟“第二個百年”的新征程;二是信息資源管理學院已走過櫛風沐雨的七十年,學院將以建設“世界一流學科”為方向、以貢獻專業力量為己任,在新時代譜寫華章;三是“檔案管理學”課程思政名師工作室吸納新生力量加入,工作隊伍不斷壯大,將取得思政教育的新成績。本次活動是將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回溯學院建院七十周年和深入體驗專業思政巧妙連接的一次創新,引導學生將個人發展與學院建設、國家命運緊密相連,鼓勵學生成長為知行合一、經世致用的“復興棟梁 強國先鋒”。
(責任編輯:董涵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