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上午,附屬小學黨委副書記、校長鄭瑞芳,黨委書記田野分別向全體教師宣講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人民大學考察時重要講話精神。活動由附屬小學黨務干部、團支部書記唐淼主持。
全體教師回顧了4月25日《新聞聯播》報道。
鄭瑞芳表示,作為人大附屬小學教師參加重大活動,是學校對附屬小學的鼓勵與鞭策。她從“附小的新路是什么”“附小的新路怎么走”“附小的新路靠誰走”三個方面,向全體教師闡述了人大附小所肩負的走好五育融合的七彩教育之路,努力培養好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使命。要依托人大附小“十四五”發展規劃,以造就教育家的標準構建高質量教師發展體系,持續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努力培育“經師”與“人師”統一的大先生;“要讓有信仰的人講信仰”,每一名教師都要立志講好思政課,把基礎教育思政課的道理講準、講深、講透、講活;充分依托中國人民大學大中小思政課一體化建設,努力打造人大附小的思政“金課”;附小的干部要從實踐中成長,腳踏實地深入一線,為教師們辦實事、解難題。
田野表示,讓學生考出好成績,是“經師”,以人格魅力開啟學生智慧,講好“人生第一課”,幫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才能成為“人師”。小學階段是學生人品與性格形成的關鍵時期,小學教師承擔著啟迪學生心靈,培養學生人格的重要使命,教師要進一步認識到自己身上所擔負的育人職責,堅定為黨育新人、為國育棟梁的信念,做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努力成為塑造學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教師要圍繞著新時代“四有好老師”標準,努力提高教書育人的能力素質,以自身的模范行為影響和帶動學生。要堅持德育為先,不斷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水平和教學科研能力,以學科課堂和緊隨時代發展的主題活動為載體,深入挖掘課程思政元素,讓學生在學校小課堂和社會大課堂中培育核心素養,激發學生“愛黨、愛國、愛人民、愛家鄉、愛親敬長”的情感,讓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和五育融合目標真正落地、落細、落實。
教師們紛紛表示,要從學生們踏進學校的第一步起,引導學生自覺加強道德養成,樹立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奮斗的責任意識、擔當精神,培養家國情懷、創新能力,把人大附小的學生塑造成為心靈純潔、人格健全、品德高尚的人,培養成有文化修養、有人文關懷、有責任擔當的人。
此次活動是附屬小學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一百周年主題活動之一。青年教師原翔、任麗、唐翰博、陳強以“青春萬歲”為主題獻詞。
(責任編輯:劉曉陽 黃可伊 張凱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