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上午,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全球新型金融危機與中國外匯儲備問題研究”開題報告會在明德主樓801召開。
教育部社科司規劃處副處長何建,中國人民大學科研處處長杜鵬作為主管單位領導應邀出席。中國人民大學周升業教授、黃衛平教授,中國社科院數量經濟研究所黨委書記何德旭教授,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司紀志宏副司長,中國證監會期貨部馮博副主任擔任評審委員會委員。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陳雨露教授,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趙錫軍教授,應用金融系主任汪昌云教授,中國銀監會政策法規處處長張曉樸,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涂永紅教授等作為課題組成員參加了報告會。
開題報告會由中國人民大學科研處處長杜鵬主持。課題組首席專家陳雨露教授首先匯報了本項目的研究內容、研究計劃、存在的重點和難點以及創新之處。他重點闡述了全球新型金融危機的形成原因與典型特征,全球新型金融危機與中國外匯儲備問題之間的邏輯聯系、中國“超經濟外匯儲備”形成的全球經濟運行結構邏輯以及國際金融秩序變革問題。他還代表課題組向教育部社科司、中央各部門、人民大學科研處對本課題研究的關心與指導表達了誠摯的謝意。
評審專家們分別就課題研究內容和研究計劃提出了一系列針對性的建議。課題組的成員們認真聽取并充分接受了評審專家的建設性意見。最后,教育部社科司規劃處副處長何建作總結發言,對課題研究提出進一步的指導意見,對研究成果予以高度期待。
“全球新型金融危機與中國外匯儲備問題研究”課題組充分依托中國人民大學金融學科的理論研究優勢與專業人才儲備,并吸收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監會、中國證監會以及國家外匯管理局等政策部門以及美國房利美公司、星展亞洲融資有限公司等實務部門的研究力量,形成專業優勢互補、理論與實際相互支撐的研究團隊。該項目將全球新型金融危機與中國外匯儲備問題相結合研究,對當前中國實現匯率機制平衡轉軌、穩步融入世界經濟發展新格局,以及對中國經濟健康平穩發展具有重大的理論與現實意義,同時也為經濟轉型國家的外匯儲備問題提供示范經驗和現實策略選擇。
(編輯:張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