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多次提到綠色金融,那么今年綠色金融發展重點在哪兒?綠色金融與科技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等又有哪些關系?就上述問題,本報記者對中國人民大學生態金融中心副主任藍虹進行了專訪。
中國環境報:聽完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您有哪些感受?
藍虹: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有大量篇幅涉及綠色低碳發展、污染控制、生態經濟等,把生態環境保護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同時,我發現與往年相比,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多次提到綠色金融。比如,在生態環境的部分,報告強調:“完善支持綠色發展的財稅、金融、投資、價格政策和相關市場化機制?!痹诮鹑诓糠钟謴娬{“大力發展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蓖晟婕熬G色金融的內容只在一個部分中出現,而今年不同??梢?,國家推動綠色金融發展的力度很大。作為研究生態環境、綠色金融的學者,我感到非常振奮。
中國環境報: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完善支持綠色發展的財稅、金融、投資、價格政策和相關市場化機制。”您認為,今年發展綠色金融的重點在哪里?
藍虹:在生態環境治理、碳達峰碳中和、綠色低碳經濟等領域,有些項目存在一定的風險,收益不高;一旦投資失敗,損失可能很大。今年可能會進一步完善綠色擔保基金、綠色保險等制度,讓這些綠色金融產品成為防范風險的有力工具,推動綠色金融發展。
完善支持綠色發展的財稅、金融、投資、價格政策和相關市場化機制,有助于新能源等綠色低碳項目獲得更多的資金支持,實現更快的發展。當前,我國新能源產業對內已經成為綠色經濟增長點,對外成為綠色貿易增長點。雖然央行設立了碳減排支持工具,但金融支持還不足,現有的支持工具急需進一步完善。
同時,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強調,從今年開始擬連續幾年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專項用于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這些債券可用于持續綠色基礎設施建設,這一舉措將為綠色發展提供資金保障,也將帶動地方綠色政府債券的發行熱潮。
綠色財政和綠色金融需要相互配合才能發揮出更好的作用,在綠色財稅政策方面我國今年也會有更多的動作。比如,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建設美麗中國先行區、打造綠色低碳發展高地?!扒蓩D難為無米之炊”,開展這些工作都需要綠色財稅政策發揮更大的杠桿撬動作用,助力生態環境、綠色低碳項目的市場化實現,同時,通過綠色金融的優惠政策來引導綠色投資。
生態產品價值實現也是一個重點。當前綠色發展中產生的生態價值還不能被完全市場化。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核心是價格機制,完善價格機制,推動生態補償,需要從財政到金融的政策支持。相關價格政策研究、支持綠色發展的優惠價格政策,未來都要做得更好。
我國的綠色金融已有8年的發展歷史,獲得了巨大的成功。截至2023年末,本外幣綠色貸款余額30.08萬億元,位列全球第一,綠色債券發行規模超過萬億元。但我們看到,目前還存在一定的結構性問題。比如,綠色金融領域綠色信貸占比超過95%,股權融資只占到3%。自有資金量過少導致一些綠色中小企業很難獲得綠色貸款。將財政資金投入綠色項目中將會有效解決企業自有資金量過少的問題。2024年,我國在發揮綠色財政和綠色金融的撬動作用方面可能有更大突破,以解決當前綠色金融存在的結構性問題。
中國環境報: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大力發展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您認為,這“五篇文章”如何協同發力?
藍虹:這“五篇文章”在推動過程中,不是截然分開的,而是相互促進的。發展綠色普惠金融將是今年綠色金融發展的重點之一。當前,我國綠色金融的規模已經超過30萬億元,但資金主要投向了國有企業、大型企業,一些中小企業資金不足。究其原因,一方面,對于中小企業來說,中小企業缺乏自有資金,很難獲得綠色信貸。另一方面,對于小項目來說,綠色認證并不劃算。對低碳企業、低碳項目發放綠色貸款,需要進行綠色認證,明確企業和項目減碳量。對于大型企業來說,綠色金融享受的優惠較多,他們就會找第三方機構進行認證。對于中小企業來說,認證費用過高。一個中小企業貸款100萬元的項目,綠色優惠也只有1萬元—2萬元,而綠色認證費用高達近萬元。所以,目前綠色金融在中小企業融資方面并未發揮出其應有的作用。綠色發展的中小企業如何才能獲得資金支持,需要財稅、金融投資、價格政策的聯動。今年央行可能會給予綠色普惠金融更多的關注。
數字金融也將在綠色金融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例如,針對中小企業綠色認證費用過高的問題,人民銀行衢州分行利用數字金融,建立綠色低碳金融的大數據網絡,有效降低了在中小企業中推動綠色金融的成本。這一舉措也在其他地方推廣,貴州等地也在運用數字金融解決綠色普惠金融發展中的技術難題。
養老金融和綠色金融也密切相關。一方面,養老產業發展必然涉及建筑物的碳排放,在碳達峰碳中和的背景下,養老產業往往采用的是綠色建筑。另一方面,養老產業中的鄉村康養等也是綠色生態產業的一部分,因此,也是綠色金融的支持對象。
綠色金融發展到今天,一定要依托科技金融發展,比如對綠色項目庫的管理、對綠色低碳項目減排量的核算和監測等。同時,在“雙碳”背景下,綠色科技發展方興未艾,綠色科技金融也成為綠色金融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環境報:發展新質生產力,綠色金融如何在其中發揮作用?
藍虹:新質生產力和綠色金融有很大的關聯性。綠色經濟、美麗經濟是新質生產力的重要一環。比如,新質生產力的代表“新三樣”——電動載人汽車、鋰離子蓄電池和光伏產品本身就是綠色低碳的,是綠色金融支持的對象?!靶氯龢印痹谡麄€出口貿易中占有很大比重,2023年出口首次突破萬億元大關。我國企業不僅出口產品設備,還在國外設立分公司,提供環境治理、新能源建設和運營等技術服務,這些都是新質生產力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些具有技術前沿性特征的綠色低碳產業使我國不僅獲得了出口收益,解決了國內有效需求不足的問題,還帶動了國內相關產業鏈的發展。
當前,受化石能源短缺、氣候危機倒逼等影響,國際上對新能源的需求旺盛。2023年9月9日至10日,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第十八次峰會通過《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新德里峰會宣言》,同意到2030年將全球可再生能源產能增加兩倍。我國新能源領域技術位于世界前列,低碳綠色技術符合國際潮流,2024年跨境綠色金融將獲得很大的關注,與國內綠色金融協同發展,幫助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綠色企業、技術走向國際,獲得更好的收益回流,帶動國內經濟發展,支持新質生產力更好發展。
(原文刊載于《中國環境報》2024年3月8日第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