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中國人民大學與海淀區人民政府簽署共建人工智能產業高地合作備忘錄。
中國人民大學黨委書記張東剛,校長林尚立,副校長王軼,黨委常委、黨委組織部部長、黨委統戰部部長青格勒圖;海淀區委書記張革,區委副書記、區長李俊杰,區委副書記楊仁全,區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區委辦主任程培衡,中關村科學城管委會副主任、副區長唐超出席簽約儀式。中國人民大學黨委副書記鄭水泉主持簽約儀式。
為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中國人民大學和海淀區發揮各自優勢,按照“戰略聯合、優勢互補、深化發展、協同共贏”原則,協同推動建設海淀區人工智能產業高地,打造海淀區新質生產力示范區,服務新時代首都高質量發展。
張革感謝中國人民大學對海淀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持。他表示,海淀區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北京一系列重要講話和對中關村重要指示精神,正按照市委對海淀當好新時代首都高質量發展排頭兵、新質生產力示范區的部署要求,著力提升算力要素供給能級,加速大模型落地,構建開放協同的創新應用生態,形成人工智能全產業鏈布局,打造人工智能創新策源地和產業發展高地。中國人民大學是我國人文社會科學高等教育領域的一面旗幟,承擔著建設世界一流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的重任,為時代新人培養和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海淀區將做好服務保障工作,支持學校走好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新路。希望中國人民大學充分發揮學科優勢,與海淀區在人工智能理論研究、關鍵核心技術協同攻關、高端智庫建設、人才培養等方面緊密對接,加速科研成果轉化落地,推動人工智能健康發展,全力建設好中關村人工智能產業集聚區,為服務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貢獻力量。
張東剛指出,海淀區歷史底蘊深厚、頂尖高校云集、科技企業林立、生態環境優美,是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核心區,具有教育、科技、人才、產業、文化一體化的優勢,長期以來對中國人民大學的建設發展給予了高度關注和大力支持。在習近平總書記考察調研中國人民大學兩周年即將到來之際,雙方再次攜手,共同建設人工智能產業高地,共同打造海淀區新質生產力示范區,具有特殊重要的意義。作為中國共產黨創辦的第一所新型正規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在“我國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獨樹一幟”,近年來在“人工智能+”哲學社會科學領域前瞻布局、持續發力,取得了顯著成效。當前,我國正處于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時期,人工智能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引擎。中國人民大學將秉持“黨辦的大學讓黨放心、人民的大學不負人民”的精神品格,充分發揮學科優勢,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以此次雙方共建人工智能產業高地為契機,推動文理工學科深度交叉融合和復合型創新人才培養,積極服務國家重大戰略,為推動首都高質量發展,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林尚立、李俊杰分別代表雙方簽署共建人工智能產業高地合作備忘錄。
中國人民大學黨政辦公室、發展規劃處、學科規劃與建設辦公室、科研處、理工學科建設處、資產管理部、國內合作辦公室、法學院、高瓴人工智能學院、統計學院,海淀區委辦公室、區政府辦公室、中關村科學城管委會科技發展處、海淀街道黨工委等相關部門負責同志參加簽約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