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拓展學校與俄羅斯高校合作,助力學校建構中國自主的知識體系,走好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新路,促進中俄兩國人文交流與教育合作,為完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機制,推動新時代中俄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高水平運行作出貢獻,中國人民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鄭新業于2023年10月30日至11月3日率團出訪俄羅斯。訪俄期間,代表團先后訪問了俄羅斯高等經濟研究大學、俄羅斯聯邦儲蓄銀行、莫斯科國立大學、圣彼得堡國立大學,并赴中共六大會址常設展覽館參觀學習,拜訪了中國駐圣彼得堡總領事館。
10月31日上午,代表團訪問了俄羅斯高等經濟研究大學。俄羅斯高等經濟研究大學副校長維多利亞·帕諾娃(Panova Victoria)會見了代表團一行。帕諾娃表示,非常歡迎代表團一行訪問俄羅斯高等經濟研究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是中國的一流學府,培養了眾多優秀人才,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俄羅斯高等經濟研究大學是一所綜合性研究型大學,學術實力在俄羅斯處于領先地位。中俄兩國在解決國際問題方面擔負著重要責任。兩校應發揮各自優勢,推動兩校在學生交流、聯合研究、合作辦學等方面務實合作,產生積極成果。
鄭新業對俄羅斯高等經濟研究大學接待代表團感謝,并簡要介紹學校歷史和發展情況。鄭新業表示,此次來訪是學校首次派代表團訪問俄羅斯高等經濟研究大學,是帶著最大的誠意推動兩校師生開展實質性交流。在前不久舉辦的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習近平主席與普京總統舉行了會談,就深化兩國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作出了戰略安排。中俄兩國作為負責任大國,在解決糧食安全、氣候變化、難民危機等全球性問題方面,兩國文明均擔負著重要使命。作為兩國知名的一流學府,兩校應盡快建立全面合作伙伴關系,通過搭建交流平臺,實施合作項目,推動兩校師生開展交流互訪和合作研究,為解決全球問題提供方案,為兩校學生學習兩國的政治、經濟、文化、語言等各方面知識創造條件。期待兩校交流合作產生豐碩成果,造福兩校師生,造福兩國人民。
雙方還就學生交流、“一帶一路”國際商學院建設、聯合研究、合作項目等事項進行了詳細商談。
10月31日中午,代表團前往俄羅斯聯邦儲蓄銀行訪問。俄羅斯聯邦儲蓄銀行大學執行主任奧西楚克·娜塔莉婭(Osipchuk Natalia)會見了代表團一行。娜塔莉婭表示,俄羅斯聯邦儲蓄銀行大學每年為其客戶提供大量的培訓項目,范圍涵蓋金融、基礎設施、數字經濟、人工智能等多領域,培育了大批高級管理人才。中國人民大學在工商管理、經濟、法律等領域在中國享有盛譽。希望雙方以此次訪問為起點,加強為兩國企業培訓方面的合作,為雙方更深入地了解兩國的發展和商業模式搭建平臺。
鄭新業表示,俄羅斯聯邦儲蓄銀行是俄羅斯最大的國有商業銀行。俄羅斯聯邦儲蓄銀行大學為其客戶提供的培訓項目令人印象深刻。中國人民大學被譽為中國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一面旗幟,在經濟學、管理學、法學等領域具有突出的整體實力。學校愿加強與俄羅斯聯邦儲蓄銀行大學的合作,為兩國企業增進對彼此了解搭建平臺,為推進共建“一帶一路”和中俄兩國務實合作提供人才支撐。商學院院長易靖韜詳細介紹了中國人民大學“一帶一路”國際商學院和相關培養項目的情況。
10月31日下午,代表團驅車來到位于離莫斯科市中心約40公里的五一村中共六大會址常設展覽館參觀學習。
中國共產黨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唯一一次在國外召開的黨的全國代表大會。會議于1928年6月在莫斯科召開。出席大會的共有142人,會議選舉了第六屆中央委員會。在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習近平和俄羅斯總統普京的親切關懷下,展覽館于2016年7月4日建成,習近平主席和普京總統分別就展覽館建成致賀辭,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和俄羅斯副總理奧麗加·戈洛杰茨分別宣讀賀辭并共同為展覽館揭幕。
展覽館館長王京接待了代表團一行。代表團在王京的陪同下,通過參觀圖片、文字、實物等資料和實地考察,詳細了解了中共六大召開的歷史背景、舉辦過程、歷史地位以及在中俄兩國領導人親切關懷下展覽館修繕建設等相關情況,并代表學校向展覽館敬獻鮮花。
通過參觀學習,代表團對中國共產黨這段艱辛而光榮的革命歷程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對中俄兩國人民相互支持、促進世代友好的優良傳統有了更加深刻的體會。
11月1日上午,代表團訪問莫斯科國立大學。莫斯科國立大學副校長尤里·亞歷山大洛維奇·馬澤伊(Yuri Alexandrovich Mazey)會見了代表團一行。
馬澤伊對代表團來訪表示歡迎,并簡要介紹了莫斯科國立大學對外交流合作情況。馬澤伊表示,在當前國際形勢下,中俄全面戰略協作更加緊密。在前不久舉辦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普京總統與習近平主席舉行會談,明確提出要加強兩國人文交流,進一步推進俄中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發展。中國人民大學是中國知名學府。雙方應在學生交流、合作研究、雙學位項目、聯合共建實驗室等多領域開展務實合作。希望以代表團來訪為契機,推動兩校合作邁向新的階段。
鄭新業對莫斯科國立大學的接待表示感謝。他表示,人大與俄羅斯、與莫斯科國立大學交流源遠流長。學校在建校初期就曾得到包括莫斯科國立大學學者在內的大批前蘇聯專家的傾力支持。去年10月,在人大建校85周年之際,薩多夫尼奇校長發來賀信,體現了莫斯科國立大學對發展兩校友誼、促進交流合作的高度重視。去年4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來校考察調研,明確提出希望學校走出一條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新路。當前,學校正全面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學校提出的殷切希望,積極服務國家重大戰略,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出人大貢獻。作為兩國知名學府,兩校對解決糧食問題、婦女問題、邊疆問題等全球問題承擔著重要使命,希望兩校深入開展學生交流,促進兩校學子增進對兩國的了解,特別是加強語言文化的學習,希望兩校學者加強聯合研究,積極落實兩國元首作出的戰略安排,為解決全球重大問題貢獻中俄兩國學者的方案。
雙方還就學生交流、聯合研究、合作項目等事項進行了詳細商談。
11月2日上午,代表團訪問了圣彼得堡國立大學。圣彼得堡國立大學副校長謝爾蓋·弗拉基米洛維奇·安德柳申(Andryushin Sergei V.)會見了代表團一行。安德柳申對代表團來訪表示歡迎。他表示,圣彼得堡國立大學高度重視與中國人民大學的合作。2019年,習近平主席在接受學校名譽博士學位時指出,希望學校在發展漢語教學,開展中國研究方面發揮主導地位。經過學校的積極努力,學校中國研究方向課程增長9倍,學習漢語學生從100名增長到1000名,設立了包括與中國人民大學共建的俄羅斯研究中心在內的中國研究中心7所。希望進一步加強與中國人民大學的全方位合作,通過拓展新的項目使雙方合作達到新高度,推動落實中俄兩國元首就加強兩國人文交流和教育合作達成的共識,助力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實施。
鄭新業對圣彼得堡國立大學的接待表示感謝。他表示,圣彼得堡國立大學歷史悠久,名師薈萃,英才輩出,為俄羅斯及世界科學、文化、教育發展作出了杰出貢獻。圣彼得堡國立大學是學校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之一。兩校共建的俄羅斯研究中心,受到了兩國政府和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在推動俄羅斯問題研究、加強兩國人員交流和推動“一帶一路”國家民心相通等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成為中俄兩國民間外交和教育合作的典范項目。面向新時代,作為中俄兩國具有重要影響力大學,兩校應在加強對氣候、能源、婦女、兒童等全球問題的聯合研究,進一步擴大學生交流,深入推進合作項目實施,促進合作成果更多惠及兩校師生。
雙方還就學科交流、聯合研究等事項進行了詳細商談。
11月2日下午,代表團訪問了中國駐圣彼得堡總領事館。中國駐圣彼得堡總領館代總領事張曉慶會見了代表團一行。鄭新業代表張東剛書記、林尚立校長對總領館長期以來支持學校與俄羅斯以及圣彼得堡地區高校開展交流合作表示感謝,并向張曉慶代總領事介紹了此次代表團訪俄的相關情況。
鄭新業表示,面對糧食、能源、教育等全球性挑戰,中俄兩國高校需要加強合作,提供兩國學者的方案。兩國青年學子需要加強交流,增進了解,特別是加強對兩國語言文化的學習,不斷增強胸懷天下的意識,不斷提升國際能力。此次訪俄,學校與俄方伙伴院校就深化務實合作進行深入交流。中國人民大學將持續加強與俄方高校合作,為兩國人文交流與民心相通、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及構建中俄命運共同體作出積極貢獻。
張曉慶對代表團來訪表示歡迎,對學校長期支持對俄交流合作表示感謝。張曉慶表示,在中俄兩國高校等相關機構的積極參與和支持下,兩國教育、文化、青年等領域交流合作更加緊密,中國文化在俄羅斯的影響力不斷增強。新的時代背景下,青年學子加強對兩國語言文化的學習顯得尤其重要。中國駐圣彼得堡總領館將積極支持中國人民大學對俄交流工作。希望中國人民大學持續加強與俄方高校開展高水平交流合作,產出更多合作成果,為全面深化兩國教育合作作出更大貢獻。
訪俄期間,代表團還拜訪了在俄中資機構并看望部分學校在俄校友。
中國人民大學外國語學院院長陳方,商學院院長、黨委副書記易靖韜等隨同出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