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至19日,中國人民大學外國語學院主辦的文化外交與跨文化復合型外語人才培養國際會議召開。本次會議邀請了來自中國、德國、澳大利亞、美國、西班牙等國的近百名專家相聚中國人民大學,就文化外交與跨文化復合型外語人才培養展開探討對話。
中國人民大學校長林尚立在會議開幕式致歡迎辭。林尚立表示,深化中外交流,增進各國人民友誼,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講好中國故事,需要大批外語人才。林尚立強調,要努力培養更多具有家國情懷、全球視野、專業本領的復合型人才,著力提升學生的跨文化溝通能力,培養更多善于對話、善于合作、具有全球引領力的拔尖創新人才。
中德友協會長、前駐德國大使史明德在致辭中指出,人大師資雄厚、學科齊全、研究基礎牢固,在培養高質量區域與國別人才方面具有獨特優勢。
中國人民大學外國語學院院長陳方表示,在目前區域國別學的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的內涵和外延不斷擴大的語境之下,學院要不斷拓展外語學科人文價值,完善育人機制,扎根中國大地培養參與全球治理的高素質國際化人才。
漢斯·賽德爾基金會(德國)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周迪波(Debora Tydecks-Zhou)介紹了賽德爾基金會的使命和愿景,希望通過國際交流增進文化理解,促進文化多樣性建設,共建和諧友好的國際環境。
本次會議設有四場主旨報告和一場專家對談,主題為高校外語院校區域國別學研究、新時期的文化外交、文化外交與外語人才培養。
上海外國語大學黨委書記姜峰、研究生院院長陳壯鷹,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研究員顧俊禮,外交部歐洲司參贊兼處長孫明晰,中國人民大學外國語學院日語系主任李銘敬,中國人民大學首都發展研究院副院長、英語系教授郭英劍,中山大學國際翻譯學院區域國別學研究平臺主任陳杰,同濟大學德語系主任伍慧萍,澳大利亞人文學院院士馬克林(Colin Mackerras),德國柏林工業大學中國研究中心客座教授芮悟峰(Worfgang R?hr),柏林赫爾梯學院社會學系、著名文化外交專家赫爾穆特·安赫爾(Helmut K. Anheier),德國歷史學家和漢學家、波恩大學培高德(Cord Eberspaecher)博士、西班牙格拉納達大學當代東亞研究客座教授拉斐爾·馬丁·羅德里格斯(Rafael Martín Rodríguez),美國明尼蘇達大學雙城分校非裔美國人和非洲研究系副教授大西裕一郎(Yuichiro Onishi)等二十余位專家學者作了主旨發言和參與專家對談。
會議設有五個分論壇包括文化外交、復合型外語人才培養、記憶場所與外語課程中的歷史教育、區域國別研究、媒體外交與跨文化翻譯等主題,近四十位中外專家和學者進行了深入的研討。
“文化外交與跨文化復合型外語人才培養”國際會議由中國人民大學外國語學院及其“文化外交與區域國別研究復合型外語人才培養”研究團隊聯合中國人民大學區域國別研究院、中歐人文藝術教育聯盟、中國德國友好協會和漢斯·賽德爾基金會(德國)北京代表處等機構聯合舉辦,旨在匯聚國內外學者力量,助力外語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增進中外文化交流和相互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