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鄭新業會見歐洲復興開發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比塔·賈沃西克(Beata Javorcik)。
鄭新業對比塔·賈沃西克一行來訪表示歡迎,并簡要介紹中國人民大學校史及學校概況。他表示,誕生于抗日戰爭烽火中的中國人民大學始終與黨和國家同呼吸、共命運,早期培養的畢業生或是奔赴抗日前線,或是在抗日根據地投身土地改革、教育公平、婦女解放、醫療衛生事業,成為中國社會發展進步重要歷程的早期實踐者。作為“我國人文社會科學高等教育領域的一面旗幟”,中國人民大學積極與世界主要經濟體開展教育交流合作,發揮哲學社會科學在融通中外文化、增進文明交流中的獨特作用。歐洲復興開發銀行在中國擁有廣泛影響和良好聲譽,幫助和支持東歐、中歐國家向市場經濟轉化,對世界發展意義重大。學校希望能夠充分整合能源經濟系研究團隊、和平與發展研究院等優勢學術資源,與歐洲復興開發銀行在能源轉型等領域進一步探索學術互訪、聯合研究、學術研討等形式交流合作,攜手推進中歐能源低碳轉型合作,為實現綠色發展作出應有貢獻。
比塔·賈沃西克介紹了歐洲復興發展銀行的歷史、宗旨、主要業務、覆蓋國家范圍及《全球經濟綠色低碳轉型的宏微觀影響——2023-2024歐洲復興開發銀行(EBRD)低碳轉型報告》。她指出,目前歐洲復興開發銀行股東國的數量達到74個。長期以來,歐洲復興開發銀行在支持各國私營企業發展及推動政策交流對話方面具有獨特優勢,2023年銀行對私營部門的投資額占全部投資的80%。近年來銀行重點支持成員國家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及清潔能源發展,協助各國實現溫室氣體凈零排放目標。希望通過這次會晤與中國人民大學進一步加深彼此了解,為雙方合作帶來新的動力。
會見結束后,比塔·賈沃西克為學校師生作專題講座,介紹《全球經濟綠色低碳轉型的宏微觀影響——2023-2024歐洲復興開發銀行(EBRD)低碳轉型報告》主要內容,并與現場師生就相關問題進行交流互動。
歐洲復興開發銀行股東關系部部長愛德華·羅蘭·班納曼(Edward Roland Bannerman)、業務發展顧問馬博雅、業務發展顧問丁悅等一同來訪;國際合作與交流處副處長林媛、應用經濟學院和平與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謝倫裕、應用經濟學院副教授郭伯威、梅應丹、應用經濟學院助理教授潘冬陽等參加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