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中國人民大學與北京市通州區簽署系列合作協議,進一步深化雙方戰略合作關系,校地合作再啟新程。
在中國人民大學黨委書記張東剛、北京市通州區委書記孟景偉共同見證下,中國人民大學常務副校長朱信凱,北京市通州區區長鄭皓代表雙方簽署《中國人民大學 北京市通州區人民政府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北京市通州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侯健美,副區長董明慧,區檢察院檢察長李辰出席。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支曉強主持簽約儀式。
中國人民大學與北京市通州區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主動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國家重大戰略,將本著“優勢互補、共求實效、共謀發展、戰略共贏”的原則,在中國人民大學通州校區建設、教育辦學、智庫研究、人才交流、用工服務、教育培訓、國際交流與文化活動、文創科技產業等方面持續深化務實合作,進一步推動中國人民大學加快建設“讓黨放心、人民滿意、世界一流”大學,推進通州區各項事業高質量發展。
張東剛表示,中國人民大學和通州區的建設發展均與黨和國家的發展歷程緊密相連,同樣肩負著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期望和政治囑托。長期以來,雙方聯系緊密、情誼深厚,共同建設新時代新校園、培育新人才新力量、服務新征程新發展,取得了豐碩成果。此次雙方簽署系列合作協議,是深化全面合作的又一里程碑,更是攜手共促發展的又一新起點,希望雙方以此為契機,堅持超前部署,打造高校和地方深度合作、互促互進新樣板,將戰略合作推向更深層次;聚焦立德樹人,打造大中小幼教育一體發展、耦合聯動新樣板,將育人合作推向更廣領域;面向國際舞臺,打造中華文明傳承創新、對外傳播新樣板,將開放合作推向更高水平,為推動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首都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貢獻力量。
孟景偉表示,中國人民大學秉承“黨辦的大學讓黨放心、人民的大學不負人民”的精神品格,在教育、科研、社會服務等領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近年來,城市副中心拔節生長、蝶變重生,正以蓬勃發展態勢,由外延擴張式建設向內涵提升式發展轉變。未來,期待雙方站在新起點,攜手進一步完善工作機制,以“1+N”戰略合作機制推動合作領域延伸拓展。進一步共建高端智庫,持續探索人口經濟密集地區優化開發新模式。進一步深化人才交流,促進人才流動、資源共享,打造新時代校地合作新典范。通州區將做好各項服務保障,與中國人民大學相互賦能、相互成就,推動校地合作走向縱深、結出累累碩果,為中國人民大學走好一條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新路,為推動城市副中心高質量發展不斷注入強大動能。
中國人民大學通州校區管理部部長袁世琨、通州區檢察院檢察長李辰代表雙方簽署《中國人民大學通州校區管理部與北京市通州區人民檢察院合作框架協議》。
中國人民大學招生就業處處長丁莉婷、通州區人力社保局局長于立東代表雙方簽署《中國人民大學招生就業處與通州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人才交流合作框架協議》。
中國人民大學團委書記熊宇平、通州團區委書記孫宏業代表雙方簽署《共青團中國人民大學委員會 共青團北京市通州區委員會合作協議》。
中國人民大學與北京市通州區具有堅實的合作基礎和深厚的合作情誼。2012年3月,雙方簽署《北京市通州區人民政府與中國人民大學合作建設中國人民大學東校區協議書》,拉開了校地合作發展的序幕;2019年1月,雙方簽署《中國人民大學 通州區人民政府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在中國人民大學通州校區建設、基礎教育、科學研究、人才交流、干部培訓等方面開展合作,構建起全面合作的良好機制。十余年來,雙方扎實推進校地合作高質量發展,形成了一系列重要合作成果,為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