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中國人民大學2024—2025學年春季學期工作部署會暨2024年度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表彰儀式舉行。
本次會議的主要任務是,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持續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考察調研時重要講話精神,落實《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總結成績、分析形勢、明確任務、部署工作,緊扣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主題,適應新質生產力發展需求,推動學校進一步全面深化綜合改革,以“先鋒”姿態堅決走好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新路。
2024年度,學校涌現出一大批優秀集體和先進個人,為學校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作出了積極貢獻。黨委書記張東剛、校長林尚立,黨委常委朱信凱、鄭水泉、王易、馮仕政、鄭新業、支曉強、青格勒圖為獲獎代表頒獎。林尚立宣讀學校表彰決定,共有103個次集體、467人次教職工受表彰。
黨紀學習教育工作團隊、師德師風建設團隊、通州校區先期運行保障團隊、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和質量提升工作團隊、學校新媒體運營工作團隊、中國自主的知識體系成果發布工作團隊、“陜公大學堂”組織工作團隊、“先鋒”社會實踐工作團隊等8個團隊榮獲“中國人民大學2024年度貢獻獎”。
(中國人民大學2024年度貢獻獎與各集體獎項獲獎團隊代表)
(中國人民大學“先進工作者”獲獎代表)
(中國人民大學“先進工作者”獲獎代表)
(中國人民大學“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優秀個人”“管理創新優秀個人”獲獎代表)
(中國人民大學“優秀班主任”“優秀輔導員”獲獎代表)
(中國人民大學“征兵工作優秀個人”“本科生軍訓優秀個人”“學工系統學生骨干培養計劃成員特別貢獻獎”獲獎代表)
(中國人民大學“勞動教育工作優秀個人”“安全穩定工作優秀個人”“綜合服務保障優秀個人”獲獎代表)
(中國人民大學“教務工作優秀個人”“科研工作優秀個人”獲獎代表)
(中國人民大學“人才人事工作優秀個人”“招生工作優秀個人、招生貢獻獎”“學生就業創業工作優秀個人”獲獎代表)
(中國人民大學“外事工作優秀個人”“財務工作優秀個人”“工會工作優秀個人”獲獎代表)
(中國人民大學“服務保障特別貢獻獎”獲獎代表)
張東剛主持會議并講話。他指出,2024年是中國人民大學砥礪前行、碩果累累的一年。全體師生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引領航向,進一步全面深化綜合改革,持續淬煉“育”的本領、秉持“創”的勁頭、發揚“闖”的精神、鍛造“實”的作風,始終奮進在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前列,在高揚旗幟領航向、立德樹人作示范、服務發展勇爭先、人才建設聚合力、融通中外再推進、深化改革走前列等方面取得新進展、新成效,書寫了“強國建設、人大有為”的時代答卷。
張東剛指出,當前是學校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黃金窗口期,要清醒認識推進改革發展還存在的“六種本領恐慌”,即“見微知著”的改革敏銳、“遠近結合”的改革謀劃、“連點成線”的改革智慧、“攥指成拳”的改革協同、“突破慣性”的改革銳氣、“動真碰硬”的改革擔當存在不足。希望大家自覺對照檢視,主動增強自身的綜合素質、專業能力,為推動學校改革發展貢獻力量。
張東剛就2025年工作提出要求。他強調,2025年是國家“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是教育強國建設全面布局、高位推進之年,也是學校全面深化綜合改革、走好“新路”的關鍵之年。今年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持續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考察調研時重要講話精神,認真抓好《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貫徹落實,以新布局構建新格局,以新改革推進新發展,以中國式現代化引領新人大,一往無前走好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新路,朝著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強國的宏偉目標接續奮斗。一是推動全面深化改革落地落細。要加速學校《關于新時代全面深化綜合改革的意見》方案落地,全面梳理和吸收廣大師生意見建議,把改革發展重點任務和舉措落實落細,以改革添動力增活力;要加強系統謀劃,集中力量編制好《面向2037建校百年遠景規劃綱要及專項行動計劃》,站在全局高度、運用系統思維找準人大的新定位、新方位,以“大規劃”引領各項事業高質量發展;要加強宣介和組織落實,最大程度凝聚起廣大師生的磅礴合力,打開干事創業的新天地。二是推動黨的創新理論研究闡釋“大工程”。要持續實施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工程”這一“一號工程”,在研究闡釋黨的創新理論方面充分展現學校“第一所”的政治擔當、發揮學校“獨樹一幟”的辦學優勢;要堅持以黨的創新理論為旗幟,引領學術研究和學科建設,聚焦中國式現代化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將學校奮力打造成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研究闡釋和宣傳普及的高地。三是做好黨建基層攻堅“三年行動”收官總結。要強化“黨建激活”,持之以恒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強化“學院激活”,優化提升校院兩級治理;強化“青年激活”,推進干部教師管理分類施策、有效聯動。四是推動“大中小幼教育一體化”綜合改革。要拿出一套系統性、科學性、創新性的基礎教育綜合改革總體方案,積極探索高等教育與基礎教育的有效銜接,建立健全協同育人機制,實現大中小幼育人鏈條貫通銜接、緊密聯系、有機統一,構建起貫穿青少年成長全過程的一體化、階梯式培養體系。五是大力發展新質理工學科。要堅持前瞻牽引、未來牽引、戰略牽引、需求牽引,大力發展新文科、新理科、新工科、新農科、新醫科“五新”學科,強化“五新”學科有機融合、有機交叉,著力打造新的學科建設范式和未來科技的新增長點。六是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要堅持多措并舉強化政治監督,進一步鞏固深化黨紀學習教育成果,深入推進風腐同查同治,壓實全面從嚴管黨治校政治責任,強化巡視整改和成果運用,加強規范化法治化正規化建設,為奮力走好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新路提供堅強保障。
張東剛指出,當前,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正深刻改變高等教育的管理方式、發展模式、教學方式、科研范式。必須深刻理解創新引領發展,堅持創新驅動、勇于變革,不斷探索新思路、新方法,激活學校發展的新動能。必須充分依靠青年成就未來,更加重視青年、激活青年、發展青年、依靠青年,以贏得青年來贏得人大未來。必須牢牢堅持自信鑄就輝煌,堅定學校發展的戰略信心,增強改革攻堅的緊迫感和歷史擔當,以自立自信自強贏得未來。必須深刻把握開放造就卓越,通過開放合作、共享資源、激發競爭提升發展動能,開門辦學、開放辦學,實現各類資源破壁重組、增值賦能。全校師生要統一思想、抖擻精神,提振干事狀態,拿出開年即沖刺的昂揚斗志,以堅定不移的信仰、一往無前的信念、能打必勝的信心、科學有效的辦法,在把準“勢”、搶抓“時”、齊心“干”、力求“效”上下功夫,奮力建設守正創新的“新人大”、與時俱進的“新人大”、快速發展的“新人大”。
林尚立作新學期重點工作部署。他強調,要立足“聚”“轉”“改”三個關鍵詞做好新學期工作,明確發展“聚”焦,突出系統“轉”變,全面深化“改”革,為奮力走好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新路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林尚立指出,2024年是學校旗幟高揚的奮進之年、育人育才的創新之年、服務發展的實干之年、深化改革的發展之年。當前,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對教育科技變革和人才培養模式產生深遠影響,也為學校變革發展、創新開拓帶來新機會、新空間。作為我國人文社會科學高等教育領域的一面旗幟,中國人民大學更應以開放的心態、創新的思維,積極融入教育科技變革浪潮,積極探索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推動教育模式的創新與升級,持續優化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更加注重跨學科交叉融合,在教育強國建設“龍頭”當中發揮引領作用,為推動中國教育現代化貢獻更大的力量。
林尚立從八個方面部署新學期重點工作。一是堅持以謀劃為先,在戰略規劃引領高質量發展上取得新突破。要聚焦國家戰略與區域發展需要,統籌兼顧縱橫兩個維度,構建具有生命力的學科生態,著力布局超一流學科的建設,抓住變革和發展機遇,乘勢而上,推動學校整體發展始終走在時代前列。二是堅持以育人為本,在加快健全拔尖創新人才自主培養體系上取得新突破。要樹立新理念,在深入學習、專業訓練、開放創新、AI機制、治理設計、綜合素質等關鍵點上發力,著力造就拔尖創新人才。要探索新路徑,健全“大思政”工作格局,推動學生夯實基礎、鍛造能力、全面發展,強化領導能力訓練。要鍛造新鏈條,搭建育人平臺,創新教學研關系,推進招培就聯動,以廣闊學習空間與成長天地助推學生成長成才。三是堅持以協同為要,在加速推動“多校區聯動”發展上取得新突破。要立足“多校區聯動、一體化發展”戰略布局,探索完善“一校多園”辦學布局,在學科設置上體現“智慧性”,在辦學特色上提升“國際性”,在校區建設上增強“綜合性”,拓展延伸形成辦學增量。四是堅持以治學為根,在構建中國哲學社會科學自主知識體系上取得新突破。要以超一流學科建設為引領,推動一流學科建設提檔升級,布局急需新興學科,深化學科交叉融合創新,推動學校科研創新生態和人才培養生態提升。聚焦中國式現代化建設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以黨的創新理論引領哲學社會科學知識創新、理論創新、方法創新,持續精準發力建構中國自主的知識體系,讓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真正屹立于世界學術之林。五是堅持以致用為綱,在加快構筑服務國家重大戰略矩陣上取得新突破。要主動對接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構筑服務國家戰略矩陣,培育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強化支撐引領中國式現代化的核心功能,扛起國家治國理政工程建設職責使命,推動基礎前沿方向重大原創成果持續涌現。六是堅持以強師為基,在加快建設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上取得新突破。要把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作為最重要的基礎工作來抓,完善高水平人才集聚的生態體系、制度體系、評價體系,形成“人才資源高、人力資源盛、研究人員精”的發展態勢,奮力打造我國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和教學領域的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七是堅持以互鑒為方,在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重要教育中心上取得新突破。要緊緊圍繞國家全球戰略和雙多邊關系,積極參與全球教育治理,涵育全球戰略人才,當好融通中外文明的先行使者,打造學校國際交流合作發展新格局。八是堅持以改革為力,在加快構建中國特色現代大學治理體系上取得新突破。要構建改革破局新機制,加快推進數智校園建設,完善辦學條件保障,推進高等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實現新跨越,讓中國人民大學真正成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先鋒力量。
校長助理,黨委委員、紀委委員,學校教代會常設主席團成員,學校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各學部學術委員會主任,學校學位評定委員會副主席、學位評定分委員會主席,學校各民主黨派基層組織負責人、無黨派人士代表,全體中層干部、正科級干部,獲表彰的集體和個人代表近800人參加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