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中國人民大學“大創計劃”十五周年總結表彰會暨第三屆本科生學術論壇舉辦。
中國人民大學于2007年入選教育部首批創新創業試點高校;次年,北京市教育委員會增設市級大學生創新訓練計劃;2012年教育部啟動創業訓練計劃項目。至此,學校形成國家級、市級、校級三級完備的大學生創新實驗計劃項目體系,搭建起本科生科研育人創新創業實踐平臺基本框架。
15年來,“大創計劃”共立項2835項,覆蓋學生13376人。
中國人民大學本科生學術論壇是學校本科生最高水平的學術盛會,首屆本科生學術論壇設立于2016年,致力于搭建本科生實踐創新與多學科交叉融合的學術交流平臺,鼓勵學生學術創新,培養學生恪守學術規范,提高學生科研能力,營造良好的學術氛圍。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長武世興、北京市教育委員會高等教育處處長劉霄出席會議并致辭。中國人民大學黨委書記張東剛,黨委副書記、副校長胡百精出席會議并講話。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等有關單位負責人,優秀指導教師代表、獲獎學生代表,各學院(系)、書院黨政負責人以及學校相關部處負責人參加會議。
武世興表示,黨中央高度重視大學生的創新創業工作。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創新是社會進步的靈魂,創業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徑。青年學生富有想象力和創造力,是創新創業的有生力量。教育部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采取一系列舉措,深化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加強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增強大學生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新創造能力。
中國人民大學一直以來持續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每年有近百個項目獲批國家級大創項目,成為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探索了文科優勢高校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有益經驗,發揮了示范帶動作用。
武世興希望學校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人民大學考察時重要講話精神,傳承紅色基因,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要堅守育人初心,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使命驅動,服務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注重多方協同,營造創新創業良好生態;加強理論研究,凝練創新創業教育中國模式。要努力壯大創新創業生力軍,為服務國家富強、民族復興和人民幸福貢獻力量。
劉霄表示,北京市不斷深化高校教育教學改革,積極創新人才培養機制,推出了以“大創計劃”為代表的一系列政策舉措,著力提高大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品格。中國人民大學不斷推進知識創新、理論創新、方法創新,高度重視大學生實踐創新教育改革,積極探索實踐育人、科研育人、創新育人的新途徑、新模式,取得顯著成效,形成了在全國具有引領示范作用的經驗成果。
他強調,希望中國人民大學繼續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囑托,全面展現“黨辦的大學讓黨放心、人民的大學不負人民”的精神品格,扎根中國大地辦大學,服務京華大地發展,走出一條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新路,更好地為首都區域發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撐。
張東剛向長期以來關心支持學??蒲袑嵺`育人體系建設的各位領導嘉賓和學校師生表示感謝,向同學們在創新創造和學術科研方面取得的成績表示祝賀,向辛勤耕耘、潛心育人的各位教師致以敬意。他表示,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明確提出了“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著力造就拔尖創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重要要求。這不僅體現了我們黨對時代發展大潮、國力競爭大勢、現代化進程內在要求的準確把握,也為我們加快培養拔尖創新型人才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張東剛指出,站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征程的起點上,創新是解決新問題、迎接新挑戰、把握新機遇的力量源泉和必然選擇。今年4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學??疾煺{研時勉勵人大學子勇當開路先鋒,爭當事業闖將。這說明,努力走在創新創造隊伍的最前列,爭當新征程開拓創新的先鋒,是人大學子應該具備的精神面貌和奮進姿態。
張東剛勉勵人大學子做創新的先鋒。他強調,做創新的先鋒,要把理想堅定作為立身之本;做創新的先鋒,要把本領高強作為成事之基;做創新的先鋒,要把躬身實踐作為力量之源;做創新的先鋒,要把胸懷天下作為前進之道。
學校堅持人才培養中心地位,面向未來,將完善教學育人、科研育人、實踐育人方式,深化教育教學和評價體系改革,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高水平人才培養體系,不斷探索學生創新教育的“人大方案”,積極為青年學子矢志創新創造、探索學術之路搭建廣闊平臺、創造良好條件,走好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新路。
胡百精作“獨樹一幟、實踐育人,創新驅動、勇闖新路,構建本科生科研訓練體系新格局”主題報告,總結學校實施“大創計劃”十五年來的育人成效,提出學校未來科研實踐育人的發展方向。
他表示,學校已經形成了有體系、多平臺、全流程的科研育人模式,成績斐然。立足當下,學校堅持實踐思政,探索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科研實踐育人新機制;綜合發力,升級本科生科研訓練制度,讓有志于科研的學生參與真實科研實踐環節,探索本碩博貫通的長周期培養模式;技術賦能,重塑本科科研訓練新平臺,推動大數據、互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等信息技術手段和教學科研的有機融合。面向新時代、面向新技術、面向人類文明新形態,學校將通過本科生訓練體系連接課程體系和能力體系,促進學生知識內化與能力外顯。學校要建立拔尖創新人才方陣,培養構建中國自主知識體系的學術領軍人才,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做出人大貢獻。
與會領導嘉賓為獲獎教師及學生代表頒獎。
應用經濟學院院長鄭新業作為學院代表發言,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副院長鐘真作為優秀指導教師代表發言,信息學院2020級本科生張玉鑫作為優秀學生代表發言。
總結表彰會結束后,第三屆本科生學術論壇主論壇和“新時代新文科背景下高校本科生科研實踐及學術訓練體系建設”平行圓桌論壇在國學館同步舉辦。
在第三屆本科生學術論壇主論壇上,五組獲得第三屆本科生學術論壇一等獎的作者團隊宣讀論文。論壇邀請中國人民大學原常務副校長、信息資源管理學院馮惠玲,中國人民大學原副校長、文學院楊慧林,經濟學院黨委書記、院長劉守英,社會與人口學院院長馮仕政,歷史學院副院長張林虎等專家進行點評。教務處副處長張楠迪揚作總結發言。
在“新時代新文科背景下高校本科生科研實踐及學術訓練體系建設”平行圓桌論壇上,北京市教委高等教育處處長劉霄,北京師范大學校長助理、副教務長兼教務部培養處處長汪明,山東大學校長助理、本科生院院長曹現強,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院黨委書記兼副院長張曉京,中國人民大學評價研究中心主任周光禮,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研發處副處長、《大學與學科》編輯部副主任黃海軍,北京大學教務部副部長劉建波,復旦大學教務處副處長徐珂和復旦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所長、《復旦教育論壇》副主編陸一等專家以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圍繞新時代高校人才培養工作變革趨勢、提升本科生科研能力對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重要性、人文社科類本科生科研實踐和學術訓練等主題進行深入研討。教務處處長吳健主持會議。
下午,第三屆本科生學術論壇人文學部、經濟學部、管理學部、法政學部、交叉學科及理工學部平行分論壇和創業分論壇在立德樓舉辦。29組獲得第三屆本科生學術論壇二等獎的學生宣讀論文,18位專家進行現場點評。
中國人民大學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持科教融匯,依托“獨樹一幟”的學科優勢,遵循教育教學規律和拔尖創新人才成長規律,建立健全人文社會科學的學生訓練體系,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著力造就拔尖創新人才,努力走好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新路。
原文鏈接:[中國人民大學官方微信公眾號]中國人民大學探索本科科研育人與實踐育人雙模式
(責任編輯:董涵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