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關鍵字
          盡銳出戰!人大人助力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來源:黨委宣傳部 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
          時間:2022.10.27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對黨和人民事業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的三件大事之一:完成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任務,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

          這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團結奮斗贏得的歷史性勝利,是彪炳中華民族發展史冊的歷史性勝利,也是對世界具有深遠影響的歷史性勝利。經過接續奮斗,實現了小康這個中華民族的千年夢想,打贏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脫貧攻堅戰,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為全球減貧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

          聚焦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中國人民大學做好頂層設計,集聚研究優勢;依托深厚學科積淀,凝聚學科合力;深入躬耕實踐一線,把成果寫在中國大地上;高度重視人才培養,涵育一批批時代新人,書寫了屬于人大人“獨樹一幟”的答卷。


          (2022年6月9日,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2012屆畢業生、四川眉山永豐村第一書記劉超,向在當地考察的習近平總書記匯報工作情況。)



          一、強化頂層設計 集聚研究優勢



          全國第一家



          中國人民大學努力打造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重要論述理論研究高地、人才培養基地、宣傳闡釋陣地。今年8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重要論述研究中心在中國人民大學正式揭牌成立。



          作為中國人民大學業已啟動的“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建設工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研究中心由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中國鄉村振興研究院、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共同組建。



          該中心是全國第一家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重要論述研究中心,旨在加強對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重要論述的理論體系、豐富內涵、實踐要求、科學方法的全面系統研究,促進完整、準確、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推動以科學理論為指引奮力開創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新局面。



          此外,學校2022年成立“習近平關于‘三農’工作重要論述概論工程領導小組”,開設全國農林經濟管理學科中的首門《習近平關于“三農”工作重要論述概論》特色課程。



          此前,2021年學校成立了中國鄉村振興研究院,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指示精神,勇擔求解中國鄉村振興戰略重大問題的歷史性任務。與國家鄉村振興局、浙江省委省政府共同舉辦鄉村振興一線總指揮培訓班,為國家鄉村振興戰略提供智力支持。積極服務國家政策,認真梳理浙江示范區建設好經驗好做法,加快提煉體制機制新成果,及時向黨中央、國務院報告成果經驗,為促進地方共同富裕明晰方向。聚焦鄉村振興進程中基礎性、戰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問題,選取鄉村振興戰略重大問題設置課題,開展高質量調查研究,為國家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提供決策參考。





          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


          秉承傳統,致力理論創新,服務國家重大決策。

          2008年,首屆中國經濟理論創新獎授予了人大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名譽院長杜潤生暨中國農村發展問題研究組以及數位理論貢獻人,以表彰他們對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理論貢獻,作為主要貢獻人之一的周誠、張廣友以及中國農村發展問題研究組的楊勛、陳錫文、白南生等均系人大教師或畢業生。

          此外,人大獨創的以“三板塊”學說為核心內容的土地經濟學理論,系統提出的工農產品價格剪刀差理論,首創的農業技術經濟學學科體系以及對我國新時期林權制度改革的理論與實踐問題的研究等,都是對我國農林經濟管理學科發展的重大貢獻。2009年召開的首次中央林業工作會議高度贊揚了人民大學通過長期深入研究對推進我國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所做的貢獻,這也是服務中央重大決策的重要體現。

          精準扶貧提出以來,學校專家擔任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國家貧困縣退出評估專家組組長,為精準扶貧戰略相關政策的制定和第三方評估作出重要貢獻。

          黨的十八大以來,農業與農村發展相關學科眾多研究成為服務國家重大戰略的智力成果。特別是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學校組織專家學者對疫情期間中國的農業農村重大問題展開研究。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專家團隊領銜,針對疫情對國家糧食安全、畜禽產業發展、農產品價格、反貧困、鄉村治理等方面影響的重大問題展開研究,形成了眾多報告,為國家提供了重要的決策參考。在國家防疫處于攻堅克難的關鍵時期,團隊成員短期內完成的高質量研究報告,體現了中國人民大學研究團隊在國家重大需求面前“拉得出、頂得上、打得贏”的精神。


          二、深厚學科積淀 凝聚學科合力



          砥礪七十載


          扎根深厚底蘊謀篇布局,凝聚一流學科創新合力,中國人民大學建校之初以“八大系”為學科基本組織架構,在經濟計劃系農業經濟教研室下設的農業經濟專業,就是目前農業經濟管理一級學科的前身。

          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積淀,2004年,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在原農業經濟系的基礎上組建而成,是我國綜合性重點大學中成立最早、最有影響的“三農”問題研究學系。學院在1986年取得博士學位授予權,1983 年被原國家教委評定為國家級重點學科,2000年取得農林經濟與管理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2007年再次被評為國家級重點學科,2017年農林經濟管理學科首批入選國家“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名單,在教育部組織的首輪“雙一流”成效評價中,農林經濟管理學科整體進入第一檔,位列全國高校前列。

          農業與農村發展相關學科這塊“金字招牌”,愈發熠熠生輝。


          名師輩出


          中國人民大學農經學科名師輩出,俊彥云集。

          20世紀50年代,曹國興主持編寫出版了新中國第一本社會主義農業經濟學等教材,是中國社會主義農業經濟學科高等教育體系的主要建立者。張象樞主持編寫了《中國農業系統工程叢書》《環境經濟學》,是中國農業系統工程和環境經濟學的早期開拓者。20世紀80-90年代,幾代學者接續奮斗,在農業經濟學、土地經濟學、工農產品價格剪刀差、反貧困、農業系統工程、生態與環境經濟學、農業經濟史等領域做出了開創性貢獻。

          秉承光輝歷史,再續時代華章。學校目前擁有一支實力雄厚、勇于進行理論探索的農林經濟管理學科教師隊伍。農林經濟管理學科所在學院是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農林經濟管理學科評議組召集人所在單位、教育部農業經濟管理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和秘書處所在單位,擁有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農林經濟管理學科評議組第一召集人、教育部農業經濟管理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在專業標準制訂、課程建設、教學改革等諸多方面發揮了引領作用。“十三五”教材規劃工程實現了涉農類專業本科生核心課程的自編教材(含講義)比例達到60%以上。


          三、躬耕實踐一線 成果寫在大地



          深耕耘 真學問


          聚焦鄉村振興,人大師生保持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研究實踐,只爭朝夕!

          2017年以來,學校在全國10個?。ㄊ校┎煌厣氖?、縣、鄉(鎮)、村建立科研與教學實踐基地31個,參與地方鄉村振興及產業發展規劃8個,打造藝術振興鄉村新模式2個,設立農民專業合作社固定觀測點78個,每年培訓各級各類從事鄉村振興工作的地方干部近千人。

          在鄉村振興實踐研究上,從全國遴選100個鄉村振興典型觀測縣進行跟蹤式研究,收集觀測縣的年度指標數據,根據統計數據每年發布《中國鄉村振興發展研究報告》。


          反貧困研究


          人大反貧困研究貫穿中國特色扶貧開發之路。

          人大學派一以貫之,秉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自成一派,不斷結合時代需求,為我國反貧困事業作出了無愧時代的卓越貢獻。

          從1994年起,人大反貧困研究的第一批學者——嚴瑞珍、程漱蘭等人身體力行,在太行山區建立的脫貧與發展試驗區,以農村綜合發展理論指導貧困地區的發展,創造了具有中國人民大學特色的經典反貧困模式,代表作《中國貧困山區開發的道路》獲1996年孫冶方經濟科學獎、1996年國家教委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和1999年吳玉章科研獎。進入21世紀,以溫鐵軍等為代表的人大學者深入研究全球化條件下和新時代背景下城鄉融合與鄉村脫貧、全面小康的創新與協調關系,強調構建農村新型集體經濟、多產融合和綠色發展、創新生態資源價值實現形式、建立城鄉新型互動關系。

          隨著精準扶貧的提出,中國反貧困事業邁入新階段。2016年學校依托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反貧困研究團隊成立中國扶貧研究院,以服務國家脫貧攻堅重大任務為使命,聚焦中國偉大實踐,聚焦反貧困等農業農村重大問題研究,在精準扶貧、脫貧評估、鄉村建設理論與實踐領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創新性成果。2020年榮獲“全國脫貧攻堅獎組織創新獎”稱號,是教育部系統唯一獲得該榮譽的機構。2022年研究院獲得“全國工人先鋒號”榮譽稱號,是北京地區唯一獲此殊榮的高校院屬研究機構。

          中國扶貧研究院除了理論研究外,還廣泛參與脫貧攻堅的實踐,特別是貧困縣退出和扶貧工作成效第三方評估工作,牽頭研制了832個貧困縣退出考核標準和鞏固脫貧成果后評估考核標準。

          打贏脫貧攻堅戰后,需要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建立相對貧困的長效治理機制,我國的反貧困事業仍有很長的路要走。在歷史的轉折點,人大又涌現出一批學者,接過人大學派研究反貧困這一長期歷史性任務的接力棒。面向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大戰略,引導學生把學術研究和國家發展有機結合,積極參與反貧困研究。

          此外,中國合作社研究院、國家糧食安全戰略研究院等多個組織機構,教育部鄉村振興重大課題組組長兼首席專家等多位名師大家,正在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推進鄉村振興貢獻源源不斷的人大智慧。


          用腳步丈量祖國大地



          人大人繪就教育扶貧藝術扶貧的壯麗畫卷。


          云南蘭坪這片紅土地上,有著人大人接續奮斗的身影。2013年,中國人民大學成為教育部定點聯系滇西邊境地區的幫扶單位,學校以“教育扶貧、智力扶貧、產業扶貧”為主線,頂層設計幫扶方案,通過定期選派優秀教師掛縣人民政府副縣長,選派優秀研究生在蘭坪一中、民族中學開展支教服務,并通過專家下沉指導、基層干部進京培訓、附中附小送教下鄉、全員參與扶貧消費等方式,深入參與蘭坪縣脫貧攻堅與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探索教育扶貧創新模式,高山深谷中點亮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星火。

          “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宋彪在蘭坪扎根堅守三年有余,其間創新教育、文化、產業等幫扶機制,成為教育部滇西邊境山區掛職時間最長、幫扶成效最為顯著的典型代表之一。為了熟悉縣情民情,他堅持每周下鄉,一年間走遍全縣8個鄉鎮、近100個行政村,經常騎車下鄉的他被村民親切地稱為“單車縣長”。

          藝術的滋養在金秋結出碩果。2019年起,藝術學院副教授叢志強和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副教授黃波帶領團隊通過引導、扶持,激發村民們藝術創作的激情。不到兩年時間,村里建成了40余個藝術共享空間,葛家村變成了富有藝術味的“網紅村”,每年接待游客10余萬人次,累計增收250萬元,吸引在外村民回鄉創業投資總計已達2000多萬元。這個書寫在藝術振興鄉村一線的人大課題,連續入選國務院原扶貧辦攜手奔小康行動案例、浙江省鄉村振興十大模式,被多家主流媒體關注報道。

          在鄉村振興建設中,藝術的重要作用越來越得以凸顯。在浙江寧波大鄭村,由藝術學院設計系主任陳炯帶領的“藝鄉建”團隊用藝術和設計語言,使村子從潔化、美化向藝術化轉變。


          四、聚焦人才培養 涵育時代新人


          夯基礎、善作為,開設特色課程和系列講座,培養拔尖人才。


          人才培養全過程


          學校高度重視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融合到人才培養全過程中,聚焦人才培養、系列研究、隊伍建設、文化傳播、干部培訓等重點任務。

          開設“大國三農”等課程和系列講座。《大國三農》課程是思政教育、國情教育與專業教育高度融合的標志性課程,旨在引領同學們深化同學們對于農業農村政策領域重大理論與實踐問題的認知,厚植對于農業、農村、農民的情懷。

          深化“大國三農”等系列主題教育實踐活動,讓學生走進農村、走近農民、走向農業。

          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全面增強學生服務“三農”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夢想接力


          深入探索新形勢下西部地區教育扶貧的青春路徑,學校研究生支教團志愿者在巍峨壯麗的山川田野點燃孩子們的大學夢、人生夢、西部夢。先后9屆,71位志愿者傳遞希望;心手相牽,夢想接力的故事在蘭坪紅土地上綻放出絢麗之花。

          在這批“年輕老師”的悉心幫助下,張建通過“圓夢計劃”成為了第一個考上人民大學的“蘭坪娃兒”。4年時間,他用付出與汗水走出了自己的“圓夢之路”,并決心用這些成長和收獲“把青春寫在中國大地上”。畢業之際,他主動回到家鄉為云南的基礎教育事業貢獻力量,以知識幫助更多大山里的孩子努力“追夢”。教育在高山深谷中積蓄春風化雨的力量。


          時代新人


          6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眉山市東坡區太和鎮永豐村考察調研。劉超作為永豐村第一書記,向習近平總書記匯報相關工作情況?,F在,劉超正以人大人的蓬勃志氣和闖勁,在鄉村振興的廣闊舞臺上,帶領全村老百姓產業興旺,把永豐村建設得更美麗。

          和劉超一樣,扎根基層、助力鄉村振興提速增效的人大人還有許多。

          從人大走出的他們如千萬點星火投入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宏偉事業中,以實際行動踐行“復興棟梁、強國先鋒”的誓言。

          “鄉村振興”的大課堂上,學子們社會實踐、一線調研的腳步遍布山川湖海。跟隨“知行合一”就業實習實踐、“治國理政”實崗鍛煉、“千人百村”社會實踐,一幕幕學在人大、行在中國的田野課堂,在走向基層、理論探索、解決問題、成果分享的過程中激活思政育人元素,將對祖國血濃于水、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的情感融入鄉村振興的田間地頭。


          脫貧攻堅展新貌 鄉村振興開新局


          “我們經過接續奮斗,實現了小康這個中華民族的千年夢想,打贏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脫貧攻堅戰,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為全球減貧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

          未來鄉村振興的時代命題,仍在繼續書寫“獨樹一幟”的人大答卷!

          (責任編輯:張凱怡)



          編輯:董 涵琪
          青青青亚洲精品国产| 精品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熟女少妇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 囯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蜜桃| 日本娇小videos精品| 91视频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天堂夜夜| 久久久久99精品成人片试看| 精品人妻无码专区中文字幕 | www.999精品视频观看免费| 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小说| 国产一区精品视频| 亚洲精品无码你懂的| 无码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水| 国产精品扒开腿做爽爽爽的视频 |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综合|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久久同性男| 久久久久无码精品国产app| 香蕉国产精品频视| 中文字幕在线亚洲精品| 四库影院永久四虎精品国产| 久久精品网站免费观看| 亚洲精品国产第1页| 久久精品电影免费动漫| 97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 四虎成人精品国产永久免费无码| 日韩视频在线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久热这里只有精品12| 国产亚洲精品无码专区| 日韩熟女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欧洲精品| 99热这里有免费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国产| 精品无码国产污污污免费网站国产 | 日本人精品video黑人| aaaaaa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观看| 国产综合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SUV精品一区二区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