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關(guān)鍵字
          始終引領(lǐng)!法治中國建設中的人大力量
          來源:黨委宣傳部
          時間:2022.10.23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全面依法治國是國家治理的一場深刻革命,關(guān)系黨執(zhí)政興國,關(guān)系人民幸福安康,關(guān)系黨和國家長治久安。必須更好發(fā)揮法治固根本、穩(wěn)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軌道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強調(diào)“堅持全面依法治國,推進法治中國建設”。

          作為新中國法學教育的“工作母機”和“法學家的搖籃”,中國人民大學法學學科與新中國法治建設發(fā)展同向同行,在國家法治發(fā)展進程中,立于時代前沿,堅持“立足于中國、具有國際視野,以中國問題的解決為基本學術(shù)使命”的學術(shù)風格,致力于構(gòu)建體現(xiàn)我國社會主義性質(zhì),具有鮮明中國特色、實踐特色、時代特色的法學理論體系和話語體系,引領(lǐng)法學事業(yè)的繁榮發(fā)展,作為中國法學教育的標桿,始終奮進、始終引領(lǐng),為我國法治中國建設貢獻了“獨樹一幟”的人大力量!




          習近平法治思想研究闡釋的“先行者”


          2020年11月,中國人民大學習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中心正式揭牌成立,旨在統(tǒng)籌各方面研究資源,全面、系統(tǒng)、深入開展習近平法治思想的研究闡釋。

          聯(lián)合兄弟院校共同發(fā)起成立習近平法治思想高校協(xié)同研究機制,首批承擔教育部習近平法治思想重大專項項目。

          在全國率先組織習近平法治思想專題師資培訓,近400所高校4200多名教師參加。積極參與由中宣部、中國法學會組織編寫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點教材《習近平法治思想概論》,并于2021年出版。

          堅持立德樹人、思想引領(lǐng),全面落實“三全育人”,深入推進習近平法治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導,推動構(gòu)建中國特色法學學科體系、學術(shù)體系、話語體系。




          培養(yǎng)中國法學家的“夢之隊”



          高銘暄教授作為法學界唯一代表獲“人民教育家”國家榮譽稱號和“最美奮斗者”稱號。



          (2019年9月2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頒授儀式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


          許崇德教授作為高校法學界唯一代表獲“改革先鋒”榮譽稱號。




          (許崇德獲四任委員長簽發(fā)的聘書)


          人大法學老中青三代學者參與了憲法和所有重要法律的起草工作,為共和國法治建設作出了重大貢獻。

          如佟柔教授作為民法學界的杰出代表參與起草了民事基本法《民法通則》;許崇德教授參加了《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選舉法》的起草修改,1982年《憲法》的修改工作,參與《香港特別行政區(qū)基本法》和《澳門特別行政區(qū)基本法》起草工作;高銘暄教授則全程參與了我國刑法典的歷次起草工作,為1979年刑法典的制定和出臺作出了重要貢獻;1985年,孫國華教授圍繞《對于法的性能和作用的認識》為中央書記處授課,孫國華教授是到“共和國最高講壇”——“中南海講課”的第一人,還主編了中國第一部法理學統(tǒng)編教材。

          人大法學師資力量雄厚,擁有一支結(jié)構(gòu)良好的教師隊伍,其中既有一批在國內(nèi)外享有盛譽的資深法學家,更有一大批在全國法律界和相關(guān)學科有影響的中青年法學家。

          16人次先后走上“共和國講壇”,擔任中共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或全國人大常委會專題講座的主講人,37位教師和校友擔任最高院特邀咨詢員和最高檢咨詢委員,66位教師擔任中央和國家各部委法律顧問。

          人大法學自1950年至今已培養(yǎng)學生2萬余人,培養(yǎng)各類培訓生、進修生、法官、檢察官、律師、高校教師和國家機關(guān)公務員等30余萬人,培養(yǎng)出以首席大法官肖揚、首席大檢察官張軍等為代表的一大批共和國杰出法治建設者和以“最美奮斗者”宋魚水等為代表的先鋒模范。




          (首席大法官肖揚)



          (“最美奮斗者”宋魚水)


          截至2020年9月,先后評選出的8屆(1995-2017)“全國十大杰出青年法學家”中,由人大培養(yǎng)、和曾在人大工作的法學家多達18名。在已經(jīng)評選出的兩批“當代中國法學名家”中,學校有29名教師、57位校友入選。




          國家法治建設的“思想庫”


          人大法學團隊注重發(fā)揮作為國家法治建設“思想庫”“智囊團”的作用,為推動全面依法治國提供了理論保證和智力支持。

          深度參與民法典、刑訴法修正案、農(nóng)村土地承包法、個人信息保護法、著作權(quán)法修訂、專利法修訂、未成年人保護法等多項重要立法工作。

          “通過!”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宣告中國“民法典時代”正式到來。中國人民大學民法典編纂研究團隊是學術(shù)界參與民法典編纂的主力軍,充分發(fā)揮了參與國家重大立法的智庫作用,成效卓著。研究團隊參與了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所有民事立法,積累了豐富的參與國家重大立法工作的經(jīng)驗;研究團隊的重大理論研究成果成為民法典編纂的思想資源和理論基礎(chǔ);在中國法學會民法典編纂項目中,人大法學學科是法學院校中參與人數(shù)最多的;積極推動理論和實務成果轉(zhuǎn)化……


          構(gòu)建多元化的高層次研究平臺


          學校擁有2個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地、中國人民大學民商事法律科學研究中心、中國人民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中心。

          2017年成立未來法治研究院,與最高人民檢察院合作成立智慧檢務創(chuàng)新研究院,形成法學基礎(chǔ)理論研究和司法前沿科技結(jié)合的智庫平臺;2019年率先成立國際商事爭端預防與解決研究院。

          設有知識產(chǎn)權(quán)學院、律師學院、亞太法學研究院、涉外法治研究中心等68個研究中心(研究院、所);建有科技革命與未來法治跨學科重大創(chuàng)新規(guī)劃平臺、國際商事爭端預防與解決跨學科重大創(chuàng)新規(guī)劃平臺、營商環(huán)境跨學科重大創(chuàng)新規(guī)劃平臺;擁有“985工程”國家重點創(chuàng)新基地、國家級人權(quán)教育和培訓基地。




          新中國法學教育體系的“奠基者”


          中國人民大學法律系成立于1950年10月3日,是中國人民大學初建時設立的八大系之一。中國人民大學法學學科的歷史可以追溯至陜北公學,1939年華北聯(lián)合大學在陜北公學的基礎(chǔ)上組建成立,聯(lián)大下設“法政系”(后改為法政學院),開啟了早期的法律教育。



          1950年11月,著名馬克思主義理論家、法律學家、經(jīng)典著作翻譯家,被毛主席稱為“全國第一流的法學家”何思敬同志任系主任,開始全面主持法律系工作。在以何思敬為主任的法律系領(lǐng)導班子的帶領(lǐng)下,法律系在制度建設上逐漸走向成熟。經(jīng)過長期的積累,人大法學做出了一系列“獨樹一幟”的貢獻。

          新中國成立以來,人大一直是法學教育的“工作母機”。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學科最早參與了新中國法學教育、法學體系的建立過程,中國人民大學法律系承擔了為新生的共和國培養(yǎng)和輸送高層次政法人才的神圣使命,在教材和講義編寫方面,中國人民大學法律系奠定了新中國法學教材體系的基礎(chǔ)。

          人大法學學科實力雄厚,在教育部四輪一級學科評估中均排名全國高校第一。2017年在教育部第四輪全國一級學科評估中獲評A+;2018年在教育部全國首次專業(yè)學位水平評估中獲評A+,是全國唯一同時獲得兩個A+的法學院校;2018年入選“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yè)建設點”、北京高校“重點建設一流專業(yè)”。

          在基礎(chǔ)部門法領(lǐng)域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研究體系,對整個學科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推動作用,在法理學、憲法與行政法、民法、刑法等基礎(chǔ)法學教學與科研領(lǐng)域處于領(lǐng)先地位。




          課程與教材


          啟動制度化、常態(tài)化的法學知識更新與改革工程,開發(fā)科技法治前沿課程、雙師同堂課程、本碩打通課程共127門,《民法學》《中國憲法學》等課程獲評國家級精品課程,出版21世紀法學系列教材出版100余本,涵蓋法學教育60多門核心課和選修課,累計發(fā)行1468萬冊,使用學校遍及全國600多所高校,是全國法學院校編寫出版的教材中品種最多、規(guī)模最大、影響最廣的一套法學教材;16門核心課程教材全部獲得教育部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優(yōu)秀教材一等獎。2021年9月,獲評首屆全國教材建設獎“全國教材建設先進集體”,是獲此榮譽的唯一一所法學院校。




          講好中國法治故事的“傳播者”


          人大法學放眼全球,加強對外交流與合作,擴大國際影響。中國人民大學法學學科積極探索多種形式的國際合作,不斷深化與世界頂級名校的實質(zhì)性合作,打造國際交流品牌項目。

          作為引領(lǐng)中國法學教育的重鎮(zhèn),學校積極拓展與海外頂尖法學院校的交流與合作,與境外107所知名院校和科研機構(gòu)建立合作,搭建了世界百所著名大學法學院院長論壇、中美法學院院長論壇、中歐法學院院長聯(lián)席會議、亞洲法學院院長論壇、中澳法學院院長論壇、中非法學院院長論壇和中國-拉美法治對話等法學教育交流與合作平臺;與聯(lián)合國開發(fā)計劃署、世界知識產(chǎn)權(quán)組織、歐洲人權(quán)法院等密切合作,14位教師在國際憲法學協(xié)會、國際刑法學會、世界侵權(quán)法學會等國際重要學術(shù)組織任主要負責人……將人大法學以及中國法學教育推向了世界,改變了西方世界對中國法治和法學教育的認知,建立了中國法學教育與世界聯(lián)通的橋梁,引領(lǐng)了“世界法學教育走進中國,中國法學教育走向世界”的進程。



          《中國審判案例要覽》在新中國歷史上首次以出版的方式公布審判案例,由人大與最高人民法院合作編輯出版,它在全國每年400萬個案例中,選出400多個案例編成此冊,分別用漢字簡體、漢字繁體、英文每年出版一部,延續(xù)至今,對于宣傳我國的法治建設、規(guī)范各級司法審判、豐富高校案例教學,具有重要意義。


          法治中國建設中的人大力量


          黨的十八大以來的這十年,是中國法治發(fā)展的輝煌十年,是中國法治發(fā)展的黃金十年。行程萬里,不忘初心,信念如磐,一脈相承。人大法學作為法治中國建設中的強勁力量,更將奮斗不息,繼續(xù)創(chuàng)造屬于新時代的光輝業(yè)績!

          原文鏈接:[中國人民大學官方微信]始終引領(lǐng)!法治中國建設中的人大力量

          (責任編輯:董涵琪)

          編輯:邵 文泊
          www亚洲精品少妇裸乳一区二区 | 久久久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麻豆高清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免费| 色综合久久综精品| 国产精品免费AV片在线观看| 人妻老妇乱子伦精品无码专区| 国产第一福利精品导航| 国产精品特级毛片一区二区三区 | 热99re久久精品精品免费| 热re99久久精品国99热|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齐齐| 亚洲精品高清国产一久久| 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人妻免费视频| 精品国产精品国产| 69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AV成人无码久久精品老人| 国产精品成人免费观看| 日本精品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99视频全部免费精品全部四虎| 久久se精品一区二区国产| 久久久久这里只有精品|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 WWW夜片内射视频日韩精品成人| 91精品啪在线观看国产电影| 久久综合日韩亚洲精品色| 真实国产乱子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在线精品99一卡2卡| 国语自产精品视频在线看| 亚洲精品123区在线观看| 91久久精品国产91久久性色tv| 国产精品免费观看调教网| 99久久国产宗和精品1上映|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久久| 伊人 久久 精品| 凹凸精品视频分类国产品免费| 精品国产自在久久| 国产精品自线在线播放| 精品韩国亚洲av无码不卡区| 精品一区二区w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