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扎實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把黨的二十大精神講準講深講透講活,把中國式現代化偉大實踐融入新時代思政課堂,財政金融學院全面推進“形勢與政策”課改革創新,積極打造“中國式現代化大講堂”學科示范課,開設“中國式現代化的財政金融支持體系”名家系列講座,特邀名師名家主講,帶領同學們從學科視角切入,深入學習領會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刻認識領悟中國式現代化的重大意義、本質要求與鮮明特色,引領同學們感悟責任、擔當使命,青春向黨、不負人民,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勇當開路先鋒、爭當事業闖將,成長為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
(點擊跳轉查看名家系列講座)
11月4日,“中國式現代化的財政金融支持體系”名家系列講座在八百人大教室開講。中國人民大學原副校長、中國資本市場研究院院長、金融學一級教授吳曉球帶來主題為“中國式現代化與金融的作用”的精彩講座。講座由財政金融學院院長莊毓敏主持,學院全體2022級本科新生到場聽講,其他年級本科生和碩士、博士生線上聽講。財政金融學院黨委書記孫華玲、黨委副書記鄧暉和黨團學辦公室相關負責同志也參加了本次活動。
在講座中,吳曉球就如何理解中國式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的經濟基礎、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金融的作用三個方面展開論述,從專業領域切入,深入淺出解讀,帶領同學們深刻學習領會黨的二十大報告精神,感悟財金學子未來的使命和擔當。
吳曉球在講座中表示,中國式現代化必須根據中國的發展特點來探索,在這個過程中要遵守普遍規律,借鑒人類文明優秀成果,在注重經濟發展的同時注重社會發展的全面推進。他從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深化改革開放和促進共同富裕三個方面闡述了如何夯實中國式現代化所需要的經濟基礎,并深入解析了金融現代化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發揮的重要作用。他表示,實現中國式現代化需要鼓勵創新創業,推進科技革新,推動產業迭代升級,金融可以有效分散風險,助力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助力中小微企業創業成功,要著眼產業未來和中國未來推進金融創新,促進普惠金融發展,還要穩步推進人民幣自由化改革和人民幣國際化,提升金融體系和金融市場的對外開放程度,使金融結構更能適應創新型社會。
講座最后,吳曉球耐心回答了同學們的提問。
莊毓敏對講座進行總結并表達感謝,鼓勵同學們進一步思考中國式現代化的內涵特征。
學生感言
2022級博士研究生鄧懷聰表示,教授的講話生動翔實、內涵豐富,深入淺出地為我們介紹了中國式現代化的核心內容、經濟基礎以及金融在其中的作用。作為一名財政學博士研究生,我對此次講座中關于中國式現代化中共同富裕的解讀印象深刻,從他關于規范收入分配制度等的觀點建議中受到了不少啟發。通過聆聽此次講座分享,我受益匪淺、感悟良多,尤其是對黨的二十大報告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并意識到自己所學專業在服務新時代中國現代化建設中的角色和重要作用。在之后的學術研究中,我也將牢記“立學為民、治學報國”的思想信念,從中國特點出發,扎根中國實際,將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
2021級學術型碩士研究生林珊表示,教授結合二十大的報告內容,以及我國經濟發展的歷史和經驗,深刻闡釋了對中國式現代化的理解,中國式現代化是將普遍真理和中國實踐相結合,用共產黨人的偉大智慧去推進整個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過程,這是一幅內涵無比豐富的宏偉壯麗的畫卷。在這其中,經濟的可持續性增長是首要任務,教授結合中國實際,重點講述了對于市場經濟制度、改革開放、共同富裕、產業結構的獨到理解。教授的講話通俗易懂、一針見血,還穿插著其親身經歷,其對于中國史現代化的經濟支持體系的深刻洞悉讓我受益匪淺,不亞于精讀一本經濟學的經典書籍。使命在肩,我們財金學子必將以堅定的信心、腳踏實地的努力為中國史現代化貢獻自己的力量!
2022級金融專業碩士研究生王文軍表示,教授在講話中從人口規模巨大、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走和平發展道路五個方面闡釋了中國式現代化的深刻內涵,深入揭示了中國式現代化的經濟基礎,并結合金融的作用生動闡述中國式現代化下新的財富創造機制,中國式現代化偉業前途一片光明。面對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作為新時代人大人和財金學子,我們更要增強志氣、骨氣、底氣,將時代賦予的命題與專業學習緊密結合,以青春之我投身新時代中國特色金融事業,以中國特色金融發展推動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爭取在青春的賽道上跑出當代青年的最好成績!
2021級金融專業碩士研究生李瑋璇表示,教授關于中國式現代化如何實現,以及在實現中國式現代化中金融的作用的演講鞭辟入里,發人深省。作為一名財政金融學院的學子,其中關于金融應當如何助力中國式現代化發展的觀點對未來的學習與就業更具指導意義。正如其所言,創新的核心就是讓金融從關注歷史今天,慢慢轉換到關注未來,要關注人類的未來、關注中國的未來、關注中國產業的未來。這是在提醒我們,學習金融,要時刻落足實體經濟,金融行業當下的發展,萬萬不能脫離實體經濟未來的走向。此外,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和中國金融體系的開放是中國金融現代化的兩大核心。我們也應當在學習基本金融理論的同時,密切關注國際金融形勢,爭當我國國際化金融人才,為中國式現代化貢獻自己的力量。
2022級本科生陳雅芳表示,非常開心能有機會聽到教授關于中國式現代化與金融的作用的報告。教授解讀了黨的二十大報告中關于中國式現代化的內容,并對實現中國式現代化中金融的作用進行了深入的講解。首先,從歷史和現實的角度,指出了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內涵,分析了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的市場經濟道路方向以及最終目標。近幾年我們國家經濟快速發展,但還是與發達和高收入國家有差距,不過并不是長期的差距,我們在政策目標的制定和具體政策的推動上都在不斷努力,在環境、教育、法治、社會保障等領域不斷按照中國式現代化的要求改善,同時通過產業結構調整、全方位的創新以及對外開放支撐中國式現代化的實現。此外,教授講述了金融在中國式現代化中的作用,金融在其中可以充分發揮資金融通和價值發現的作用,并通過普惠金融帶動中小微企業的發展。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金融專業的同學大有可為,很希望未來能通過自己的努力共同促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實現!
(責任編輯:楊鈺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