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下午,公共管理學院在求是樓四層報告廳以線下、線上相結合形式舉辦中國式現代化“形勢與政策”課示范講座。示范講座由學院院長嚴金明主講,題為“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中國式現代化”。學院黨委副書記徐景陽主持,學院黨團學辦公室張世闖、李佳育、楊賽、張延及80余名學生參加。
嚴金明表示,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了中國式現代化的新命題,開啟了中國式現代化的新征程,描繪了中國式現代化的新藍圖,圍繞闡述 “綠色發展維度下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綠色發展維度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論邏輯”“綠色發展維度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觀的比較與選擇”和“綠色發展維度下實施‘雙碳’戰略,推動全球治理”四個方面,探析如何更全面更科學地理解新命題、新征程和新藍圖。
嚴金明介紹,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目標,更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內容。嚴金明表示,新征程上,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應以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為主線,以高質量發展為支撐,以科技和體制創新為突破,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同步推進物質文明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嚴金明勉勵同學們,要以學習宣傳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為契機,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大背景下,既要刻苦學習專業知識,更要樹立高度政治自覺。在黨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發揮學科和學術優勢,積極參與推動形成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新格局的中國式現代化的偉大實踐,努力為構建人與自然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力量。
徐景陽在主持講座時表示,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以中國式現代化偉大實踐貫穿新時代思政課堂,學院黨委積極策劃、精心設計,邀請學院知名教授,開設主題鮮明、內容豐富,兼具學科特色和學術特點的形勢與政策課系列講座。本場講座為系列講座的首場講座,也是示范講座。嚴金明院長從理論高度和專業視角為同學們詳細闡釋了中國式現代化背景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內在邏輯與生動實踐,幫助同學們更全面更科學地理解新命題、新征程和新藍圖。希望同學們聯系實際、融會貫通,結合學科和學術持續加強學習,在未來的一段時間里把學習黨的二十大報告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做到用黨的二十大精神武裝頭腦、指導實踐。
2019級土地資源管理專業本科生趙承浚表示,踔厲奮發,篤行不怠。2022年,是黨的二十大提出中國式現代化新命題的一年,也是開啟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的一年?!扒嗄陱?,則國家強”,作為學生的我們定不負時代韶華,以更加昂揚的斗志、更加飽滿的熱情、更加旺盛的干勁、更加優良的作風,全力以赴投入我們的工作,恪盡職守、拼搏奮斗,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堅守初心使命。
2020級行政管理專業本科生張楚翹表示,本次講座從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論邏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觀的比較與選擇、“雙碳”戰略和全球治理的視角闡述了綠色發展維度下的中國式現代化之路。黨的二十大提出了中國式現代化的新命題,尊重自然、順應自然和保護自然是全面建設現代化國家的內在要求。而新時代新征程下的“雙碳戰略”書寫了“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的動人篇章,展現了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不懈努力。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思想是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體現,也是人類社會發展進程中人與自然的辯證統一關系。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還自然以寧靜、和諧、美麗,邁向生態文明的現代化發展道路。
2020級行政管理專業本科生陳震寰表示,在現場參加了嚴金明院長主講的《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中國式現代化》講座,我收獲良多,很有體悟。嚴院長從四個方面綜合全面、邏輯清晰地論述了中國式現代化為什么是、為什么必須是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綠色發展模式,也通過國際、歷史比較論證了為什么綠色發展更加好,且通過指明具體做法,介紹了作為實現綠色發展必由之路的“雙碳”戰略。在講座中,嚴院長旁征博引,從黨的二十大報告談起,回顧了馬列主義基本原理與哲學的辯證法,表示我們公管人要學好黨的二十大報告,用最新的理論武裝自己,向黨和國家指引我們前進的方向努力探索,在實踐中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作貢獻。聽完講座,我不僅對中國式現代化發展的未來有了更加清晰的把握,更燃起了學好黨的二十大,做好當代公管人的決心。
(責任編輯:邵文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