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下午,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于認真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決定》和學校黨委組織部《關于基層黨支部開展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專題活動的通知》,全面準確學習領會黨的二十大精神,評價研究中心黨支部、新聞學院黨委聯合發展規劃處、國醫學院籌建辦、寧夏國際學院籌建辦聯合黨支部,科學研究處、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聯合黨支部,教育學院黨委共同舉辦線上專題聯學研討會。
研討會邀請到黨的二十大代表、國家教育行政學院進修一部主任丁月牙教授,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第六屆會長、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總督學顧問瞿振元教授,以及評價研究中心黨支部書記、執行主任周光禮教授深入解讀黨的二十大精神。五個基層黨組織的近百位黨員參會學習。
丁月牙圍繞“黨的二十大會議情況及二十大報告中教育方面的創新”分享了參加黨的二十大的感受體會。她從一位云南代表“教育改變一個人的命運進而改變一群人命運”的故事切入,談到了教育在過去十年取得的歷史性跨越。“習近平總書記從質和量兩個方面肯定了教育系統的全面發展和格局性變化,這背后是每個教育人的不懈努力,正是有了這些基礎和背景,我們才有底氣進行教育科技人才的戰略設計”,丁月牙說道。
圍繞“教育、科技、人才統籌安排的戰略意義”主題,周光禮表示,黨的二十大報告一個重要的理論創新是首次將教育、科技、人才放在戰略任務中進行統籌部署,這在黨的二十大報告的第五部分“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強化現代化建設人才支撐”得到了集中體現。周光禮從有機整體服務“兩個大局”、同氣連枝支撐“兩個中心”建設、三駕馬車推動高質量發展等三方面就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統籌安排的現實意義和戰略考量進行了深入解讀。“教育、科技、人才整合到一起進行系統謀劃,這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教育的高度重視、對教育優先發展的堅定決心和宏大氣魄”,周光禮表示。
瞿振元就“雙一流”高校如何激發創新“第一動力”進行了詳細地闡釋。瞿振元提示了大學進行創新的三個關鍵點:一是研發經費要向大學傾斜、向大學的基礎研究傾斜;二是要妥善處理好高等學校中產學研的耦合關系;三是自然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并舉,突出中國特色。“創新是一個積累的過程,技術研究方面的重大創新都是長時間積累的結果,科研工作者要耐得住性子”,瞿振元表示。
主題發言環節結束后,發展規劃處處長楊東教授、新聞學院黨委書記張輝鋒教授、評價研究中心薛欣欣等同志就“雙一流”學科發展、基礎學科發展、素質教育和美學教育等話題向三位專家提問并進行了深入交流。
張輝鋒在活動的最后對三位專家的精彩分享、對各位黨員的認真參與表示感謝。他表示,在黨和國家發展的關鍵時期,在黨的二十大落幕的特殊時間節點上,舉行聯學研討具有重要意義。希望各位黨員通過今天的聯學活動將黨的二十大精神內化到實際工作中,堅定不移走好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新路。
(責任編輯:陳子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