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關鍵字
          [中國人民大學學報]張斌:論新時代紅色文獻保護與修復工作
          來源:中國人民大學學報
          時間:2022.06.02

          2022年4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人民大學考察時強調:“人民大學館藏紅色文獻,鑒證了我們黨創辦正規高等教育的艱辛歷程,是十分寶貴的紅色記憶,要精心保護好,逐步推進數字化,讓更多的人受到教育、得到啟迪。要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加強古籍典藏的保護修復和綜合利用,深入挖掘古籍蘊含的哲學思想、人文精神、價值理念、道德規范,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為新時代進一步加強紅色資源管理和紅色基因傳承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

          紅色文獻是紅色資源的重要構成,是黨和國家的寶貴財富。紅色文獻真實全面地記錄了中國革命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承載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智慧和經驗, 鑒證了中國共產黨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與使命,記載了中國共產黨人篳路藍縷、披荊斬棘、砥礪前行的革命歷程, 是紅色基因的重要載體。重視并加強紅色文獻保護與修復工作, 不僅是進一步加強保護中國共產黨紅色基因、紅色記憶和紅色文脈的重要舉措,而且對于有效激發全國廣大黨員干部和全國各族人民群眾牢記中華民族近代以來奮斗崛起的艱辛歷程,對黨認同、對國家認同,堅定 “四個自信”,深刻理解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以及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具有積極意義。


          一、深刻認識紅色文獻的重大價值與時代意義


          紅色文獻是厘清歷史問題的關鍵證據。與其他同期相關史料相比,紅色文獻具有獨特性、原始性等特點,其不僅是歷史記錄時代指向的統一,而且是厘清許多重大歷史問題的關鍵,蘊涵著珍貴的史料價值和鑒往知來的重要意義,對研究黨的歷史、解開歷史疑團和促進相關主題學術研究價值非凡。

          紅色文獻是傳承紅色基因的重要載體。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一定要牢記紅色政權是從哪里來的、新中國是怎么建立起來的,倍加珍惜我們黨開創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紅色文獻全面展現了在革命低潮和面臨生死存亡之際,中國共產黨人的崇高理想、堅定信念、不屈精神和頑強作風,承載著中國精神,為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四個自信”提供了最直接、最可靠的歷史合理性依據,已成為傳承紅色基因和涵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重要載體。當前,繼續“趕考”的任務仍很艱巨,只有把承載理想信念火種、紅色傳統基因的載體一代代傳下去,方能使黨和人民的事業薪火相傳、血脈永續。

          紅色文獻是學習黨史的最佳素材。牢記來路方能堅定前路,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治理國家和社會,今天遇到的很多事情都可以在歷史上找到影子,歷史上發生過的很多事情也都可以作為今天的鏡鑒。中國的今天是從中國的昨天和前天發展而來的。”紅色文獻是有溫度、厚度和深度的歷史痕跡,凝結著先輩們可歌可泣的斗爭精神,是紅色精神和紅色基因的有形載體與鮮活記錄,對當代具有很強的教育、啟示和借鑒作用,是明晰歷史方位、把握時代走勢、破解當前問題的“金鑰匙”,對加強意識形態教育,統一思想、凝聚力量、鼓舞斗志,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和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意義重大。


          二、新時代紅色文獻保護與修復工作面臨的現實挑戰


          近年來,隨著黨和國家對紅色資源保護利用的重視,全國各地都在通過整理黨史加大對紅色文獻的研究、保護和開發,取得了積極成效。然而,在現實社會中,仍然存在對紅色文獻保護不到位的情況,諸多珍貴、稀缺的紅色文獻面臨長期保存風險,紅色文獻保護面臨著整體發展水平與資源稟賦不匹配、不平衡的緊迫形勢。總體來看,我國紅色文獻保護和修復工作依然任重而道遠,其面臨的挑戰集中表現在四個方面。

          一是相關政策存在空白,紅色文獻管理工作失范。近些年,我國先后出臺了《國家“十四五”文化改革發展規劃》《“十四五”文化和旅游發展規劃》《“十四五”文化產業發展規劃》《關于實施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見》《關于加強文物保護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見》等文件,對革命文物保護和紅色文化工作進行了部署。但是,以上文件并未對紅色文獻的普查統計、保存與保護、整理與修復等工作進行統一的相關規定,存在一定的政策空白。此外,全國各地各紅色文獻管理和收藏機構的相關法規、制度和標準建設各異,容易導致管理失范。

          二是紅色文獻資源分散,不利于統一保護與管理。首先,資源保存分散。從中國共產黨成立到建立新中國,黨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斗爭的歷程中,足跡遍布全國各地,尤其是在中國共產黨和毛澤東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領導下創建了許多革命根據地、解放區,其主要分布在全國1 300多個縣(市、區),并在所經之地留下了數量不等的紅色文獻。如今,這些紅色文獻除了個別主要革命根據地、解放區收集和整理得比較富集完備之外,其他若干紅色文獻仍然散落在民間和其他地方。其次,資源管理分散。官方的紅色文獻主要分散保存于全國各地的檔案館、圖書館、紀念館、博物館、黨史研究部門、地方志編撰部門、民間收藏機構及個人手中,管理機構分散,也給統一管理與開發利用帶來不便。我國紅色文獻的存量仍然沒有相對準確的統計數據,這給紅色文獻資源的統一保護和管理工作帶來極大困難。

          三是紅色文獻毀損嚴重,保護修復工作困難重重。紅色文獻是在十分艱苦的革命戰爭年代中印行的,因當時印刷條件的限制,印刷質量差、數量少,再加上戰火的洗禮,保存下來品相完好的紅色文獻很少,其中有些已成為孤本。目前,這些紅色文獻普遍出現了老化或損毀現象,面臨消失、斷層危險,搶救修復和保護這些紅色文獻迫在眉睫。在許多相關館藏各類、各歷史時期的文獻中,紅色文獻的酸化和老化損毀情況最為嚴重,pH值大多低于4.5,直接影響到這些紅色文獻的壽命。因此,如何長期保存這些遺存的紅色文獻資源面臨巨大挑戰。

          四是紅色文獻管理不善,保護理念和方法較落后。紅色文獻的特點是用紙相當復雜,紙張種類繁多,同一頁文獻上各種不同類型紙條,同一頁檔案上多種字跡書寫,粘貼的紙張出現斷裂、磨損、糟朽、字跡褪變等情況。一方面,長期以來,社會各界和各館藏機構對紅色文獻資源的認識與研究不足,保護理念與方法滯后,相關標準缺失,文獻保護和修復人才嚴重短缺,保管不善,紅色文獻保護條件和狀況千差萬別,導致各機構所收藏的紅色文獻呈現不同程度的老化或毀損現象;另一方面,紅色文獻整理與研究工作較為滯后。紅色文獻的征集、編纂、目錄索引編制、校勘、注釋解讀等工作進展緩慢,數字化程度不高,已經數字化的數據化管理不足,沒有建立有代表性的綜合性紅色文獻數據庫或者專題數據庫,紅色文獻傳播體系較弱,紅色文獻保護工作的社會參與不夠。


          三、新時代加強紅色文獻保護與修復工作的實現路徑


          習近平總書記十分重視紅色資源的保護與利用工作。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的足跡遍布全國紅色文化遺址和紅色精神產床,他反復強調:“共和國是紅色的,不能淡化這個顏色”“要用好紅色資源,傳承好紅色基因,把紅色江山世世代代傳下去” 。這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紅色資源的高度重視,為進一步做好紅色文獻保護與修復工作提供了思想指南和行動綱領。基于此,迫切需要直面問題與挑戰,采取有力舉措做好新時代紅色文獻保護與修復工作。

          一是建立紅色文獻保護與修復工作機制。紅色文獻保護與修復是一項涉及主體眾多、覆蓋內容廣泛、操作專業性強、運行常態化的復雜系統性工作,迫切需要在國家層面建立權威的紅色文獻保護與修復工作管理和協調機構。如全國紅色文獻資源管理委員會或聯席會議,加強對紅色文獻管理、保護、修復、利用工作的統一領導和指導,明確各成員單位的職責,充分發揮其在紅色文獻保護與修復工作中的領導、規劃、組織、協調、監督作用,確保此項工作得到重視和落實。

          二是做好紅色文獻保護與修復工作的頂層設計。紅色文獻的保護與修復工作作為黨和國家工作的重要內容,迫切需要有關部門加以研究,出臺對應政策,編制科學的規劃,為做好紅色文獻保護與修復工作提供權威、科學、規范、統一的指導。第一,黨和國家有關部門可以通過制定《全國紅色文獻保護與修復工作的意見》《全國紅色文獻管理工作規劃》《全國紅色文獻統計報表制度》等相關指導性文件,加強對全國各地做好紅色文獻管理、統計、保護工作的指導,各成員單位要對照文件制定具體實施辦法和工作細則,確保紅色文獻保護工作自上而下得以貫徹落實。第二,借鑒“中華古籍保護計劃”的經驗,按照“保護為主、搶救第一”的方針和“有效保護、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原則,將紅色文獻保護納入中央和國家文化重點專項工作,并主要從保護范圍、對象、目標、標準、程序、步驟、措施、保障、評價等層面進行科學設計,切實做到統一領導、統籌規劃、分類指導、分步實施。第三,實施全國重點紅色文獻保護計劃,建立穩定的資金投入機制,優先加強對瀕危紅色文獻的搶救和保護,支持有條件的單位申報該計劃,鼓勵和支持社會力量參與紅色文獻保護與修復工作。

          三是加強紅色文獻的整理與分類工作。第一,需要深入調查統計,做好紅色文獻普查工作。要開展全國性紅色文獻普查工作,全面了解各級圖書館、檔案館、博物館、紀念館,以及民間收藏的紅色文獻的分布與類別、存量、管理與保護情況等,切實做好紅色文獻的認定、定級、建賬和建檔工作。第二,加強紅色文獻的征集,發起中國遺失海外紅色文獻資源回歸倡議。為了確保紅色文獻收集齊全完整,豐富紅色文獻資源,亟須開展面向海外的紅色文獻征集工作,以促使紅色文獻的回歸和縮微、數字化成果的回歸。第三,做好紅色文獻資源的整理、分類、編目與檢索工作。按照科學統一的方法和標準分階段對全國館藏紅色文獻資源進行整理和分類,同時對其進行統一的編目并優化檢索,以實現對全國紅色文獻的全面管控。

          四是完善紅色文獻的保護與修復體系。第一,制定和完善紅色文獻保護體系。(1)依托紅色文獻資源組織開展重大紀念活動,精心設計活動內容和載體,并通過編研出版、專題展覽、閱讀推介等多種方式優化紅色文獻傳播體系;(2)根據紅色文獻保管機構的保管條件和保護能力,按照就近原則和集中原則,將紅色文獻集中保存到保管條件好和保護能力強的館藏機構或部門,避免紅色文獻保護工作的重復投入;(3)加快紅色文獻的縮微復制及數字化進程,建立標準庫房,改善館藏紅色文獻的保護方法,實現紅色文獻的長期保存;(4)制定《紅色文獻保護和管理辦法》《珍貴紅色文獻名錄》《紅色文獻保護利用情況通報制度》;(5)建立健全紅色文獻保護工作的督查評估機制和“雙隨機”抽查機制,加強對各地區紅色文獻保護工作的督促檢查,建立相應的獎懲體系;(6)各級黨委和政府應出臺紅色文獻保護地方性政策和制度,明確責任主體,逐步形成完善的紅色文獻保護制度。第二,建立紅色文獻修復保護體系。(1)有針對性地采取紅色文獻修復和保護措施,在對現有紅色文獻管理狀況進行全面調研的基礎上,針對不同類型的紙張和具體的毀損情況進行分類,采取相應的技術和方法做好紅色文獻的修復和保護工作;(2)整合現有紅色文獻管理機構的專家人才,建設全國紅色文獻保護專家人才庫,打造一批熱愛和熟悉紅色文獻、專業水平高、成績突出的檔案學專家、文物學專家、圖書館學專家、文獻學專家和能夠解決紅色文獻保護工作實際問題的修復技術人員,開展文獻鑒定、修復與保護的專業人才教育培訓工作。

          五是建設開放的紅色文獻數字化平臺。革命戰爭年代的紅色文獻印刷質量非常差,字跡模糊、繁簡相混、手刻版和豎版交叉,這些都給紅色文獻的保護和修復帶來一定的困難,通過建設統一的紅色文獻數字化管理和研究開放平臺可以使這些問題得到相當程度的解決。具體而言,就是通過整合所有館藏機構的圖書、報刊、檔案、圖片等紅色文獻資源,將空間上分散的紅色要素和資源“串點成線”,并在將其做數字化、標準化、結構化處理的基礎上,編制檢索工具,從文獻時間、地點、題名、作者、關鍵詞、全文、重要程度等維度建設全國性的紅色文獻資源總庫,打造一個全國統籌、地方參建、多方協同、試點推進的融合紅色文獻保護、傳承、傳播、教育和科研于一體的紅色文獻平臺和數字紅色記憶庫,便于社會開發利用。

          六是建立紅色文獻保護與修復的研究及評價機制。當前,大量有待整理和保護的紅色文獻尚未進入官方和學界的視野,其主要原因在于當前的學術研究和評價機制不利于這項工作的充分開展。紅色文獻保護涉及檔案和文物保護、影像資料保護、數字保存以及生物和化學等眾多領域,屬文理交叉學科,要有效實現紅色文獻的修復與保護,必須建立相應的研究及評價機制。具體而言:第一,聯合國內相關學術研究機構及社會上的文獻收藏機構、文獻修復機構、文化公司、高科技公司等,打造集人才培養、科學研究、資源轉化于一體的紅色文獻保護與修復學術研究中心。第二,建設紅色文獻保護與修復樣板工程。要充分發揮社會文獻保護與修復研究機構的科研優勢與技術優勢、管理部門的行政資源和人力資源優勢等,通過項目資助引導與博物館、檔案館、圖書館、黨史和文獻研究機構等展開深度合作,開展紅色文獻分類、保護及修復樣板工程建設,給相關機構的紅色文獻保護工作提供科學指導和示范。第三,建立紅色文獻保護與修復評價機制。科學的評價機制對紅色文獻保護與修復工作具有引導和規范作用,亟須加快構建覆蓋紅色文獻保護、管理、修復、開發、研究的評價指標體系,實現對該項工作的客觀評價,促使該項工作的良性發展和持續優化。

          (作者張斌,系中國人民大學信息資源管理學院教授。原文刊發于《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22年第3期專稿“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中國人民大學重要講話精神”。)

          原文鏈接:[中國人民大學學報]張斌:論新時代紅色文獻保護與修復工作

          (責任編輯:劉曉陽)

          編輯:鄭 鈺
          69pao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93精品国产91久久综合| 亚洲精品无码Av人在线观看国产| 国产成人yy精品1024在线| AV天堂午夜精品一区|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老司| 国产AV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 精品免费国产一区二区| 奇米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超碰12396| 久久精品国内一区二区三区| 99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牛牛四川|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2| 欧美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99蜜桃精品久久久久小说| 亚洲A∨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亚洲美女精品国产精品 | 亚洲国产aⅴ成人精品无吗| 99久久国产精品免费一区二区| 日韩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国产| 国产福利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久成人精品综合 |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国语对白露脸在线播放 | 精品多人p群无码|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第一页| 第一福利永久视频精品| 久久99热久久99精品| 中文天堂最新版在线精品| 国产99视频精品免费专区| 在线私拍国产福利精品| 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精品国产香蕉伊思人在线又爽又黄| 精品亚洲成A人无码成A在线观看|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亚洲AV动态图| 中文字幕免费视频精品一| 国产L精品国产亚洲区久久| 国产精品亚洲色图| 精品国产三级在线观看| 成人区精品一区二区不卡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