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五四青年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中國人民大學考察,看望了老教授、老專家和中青年骨干教師代表,同大家親切交談,并對廣大教師提出了殷切期望和諄諄囑托。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老教授、老專家們為黨的教育事業付出了巨大心血,作出了重要貢獻。希望中青年教師向老教授老專家學習,立志成為大先生,在教書育人和科研創新上不斷創造新業績。他強調,建設世界一流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必須有世界一流的大師。要高度重視教師隊伍建設,特別是要加強中青年教師骨干的培養,把人民大學打造成為我國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和教學領域的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
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為新時代高校教師隊伍建設指明了方向,給高校教師提出了新的更高的時代要求,賦予了更重的歷史責任。高校教師要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為根本遵循,以做大先生為終身追求,努力成為新時代“經師”與“人師”的統一者。
涵養德行,成為“人師”。高校教師是高等教育“大思政”格局中不可或缺的一環,教書育人是其崇高的使命和責任,要始終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把人才培養作為最核心的工作。熱愛學生,才有為師之責任。一名教師只有從心底里熱愛學生,嚴愛相濟,才能用師愛建起與學生聯結的橋梁。立德樹人,才有為師之典范。教師的言行舉止是學生思想品質的榜樣,教師的德行是學生心靈真善美的播種機。潤己方能澤人,修身方能育人,高校教師應時刻堅定理想信念、厚植愛國主義情懷、不斷提高師德師風水平,努力成為助力學生健康成長、人生出彩的“人師”。中青年教師要向老教授老專家學習,始終同黨和人民站在一起,發揚教育家精神,立志成為大先生。“師者,人之模范也?!痹趯W生眼里,教師“吐辭為經、舉足為法”,一言一行都給學生以極大影響。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迫切需要高校教師嚴于律己、涵養德行、成為“人師”,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努力成為學生為學、為事、為人的榜樣,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精通專業,做好“經師”。高校教師只有具備過硬的專業知識,才能夠給予學生智慧的滋養,開啟學生的智慧之門,要努力成為以回答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為學術己任,以彰顯中國之路、中國之治、中國之理為思想追求的“經師”。要堅持黨的領導,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堅持為黨和人民的事業服務,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做到“方向明”;通過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來指導教學研究、進行學術鉆研,秉持實事求是、治學嚴謹態度,做到“主義真”;拓展知識層面、扎實理論基礎、創新工作方法,以老教授老專家為榜樣,以做大先生為自覺追求,做到“學問高”。從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到“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再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國共產黨在百年歷史中不斷進行著理論創新和自我創新。而作為中國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研究的重要陣地,中國人民大學要在建構中國自主知識體系上態度鮮明、行動堅決,積極探索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范式和理論框架。要積極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來分析和解決問題,尤其致力于思考和解決國家的重大現實問題,真正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在研究解決事關黨和國家全局性、根本性、關鍵性的重大問題上拿出真本事、取得好成果”的重要要求。
黨的二十大即將召開。作為新時代的高校教師,我們有幸成為這個偉大時刻的見證者,成為這個偉大時代的建設者。我們一定不負習近平總書記囑托,繼承優良傳統、傳承紅色基因,努力做精于“傳道授業解惑”的“經師”與“人師”的統一者,為培養更多優秀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
(作者朱信凱,系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原文刊載于《中國教育報》2022年7月4日05版)
原文鏈接:[中國教育報]朱信凱:做新時代“經師”“人師”的統一者
(責任編輯:張凱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