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至14日,中國人民大學黨委書記張東剛在陜西延安市考察交流,出席成仿吾雕像揭幕儀式,考察調研陜北公學舊址保護利用情況,參觀延川縣文安驛鎮梁家河村知青舊址,并與延安市委市政府主要負責同志、學校在延戰略合作單位主要負責同志舉行工作座談。副校長杜鵬,黨委副書記、副校長胡百精陪同考察交流。
7月12日上午,張東剛來到清涼山陜北公學舊址,參加在老校長成仿吾舊居前舉辦的成仿吾雕像揭幕儀式并講話。
張東剛表示,成仿吾同志是共產主義事業的堅定奮斗者,是黨的教育事業的重要開拓者,是中國人民大學的締造者之一,為黨和國家培養了一大批政治堅定、作風求實、具有真才實學的革命和建設人才。敬立成仿吾同志的雕像,既是表達對成老的崇高敬意和深切緬懷,更是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大力弘揚紅色教育家精神,為全體人大人的精神世界樹立起一座豐碑。他強調,歷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傳。全體師生要學習成仿吾同志黨性堅定、對黨忠誠的政治品格,堅守初心、心系教育的深厚情懷,腳踏實地、艱苦奮斗的風骨氣度。進一步傳承好、發揚好中國人民大學的光榮傳統和紅色基因,講好中國共產黨的故事,講好黨創辦人民大學的故事,守好黨的這塊重要陣地,將以陜公精神為源頭的中國人民大學紅色精神譜系不斷發揚光大。要傳承成仿吾同志的辦學思想,堅持黨的領導,傳承紅色基因,扎根中國大地,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新路奮勇前進,努力創造更加無愧于時代、無愧于人民、無愧于先輩的新業績。
隨后,張東剛與延安市副市長嚴曉慧等領導一起,為成仿吾雕像揭幕。
揭幕儀式由杜鵬主持,延安市金融工作辦公室主任楊劍君、國際關系學院2018級本科生林澤瑋、延安市紀念地管理局黨委書記薛耀軍分別作為校友、學生和延安市代表發言。延安市有關部門負責同志、部分在延校友代表和學校師生代表參加活動。
揭幕儀式結束后,張東剛來到陜北公學展覽館,認真聽取了學校博物館、校史館負責同志對陜北公學舊址保護利用情況的匯報。陜北公學展覽館設立于清涼山陜北公學舊址的窯洞中,呈現了陜北公學的辦學歷程及其后華北聯合大學、華北大學到中國人民大學的發展過程,重點展示了今年4月25日以來中國人民大學師生迅速掀起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調研學校時重要講話精神熱潮的有關情況。張東剛強調,陜北公學誕生于抗日戰爭的烽火中,是中國人民大學的歷史起點和精神原點。學校的辦學歷史遺跡是中國人民大學獨特的文化遺產,是講好中國共產黨故事,講好黨創辦人民大學故事的重要載體。他希望博物館、校史館、檔案館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堅定文化自信,深化學術研究,創新展覽展示,推動文物活化利用,充分發揮紅色校史在立德樹人中的重要作用,讓陜北公學等前身時期的歷史遺跡、歷史文物真正“活起來”,用紅色歷史滋養廣大師生員工,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陜公精神。
隨后,張東剛在陜北公學舊址與師生代表座談。學校延河講師團代表、馬克思主義學院2022級碩士生薛思齊,海歸教師代表、信息資源管理學院講師楊澤坤,校友代表、2014級公共管理專業博士、富縣副縣長王許陽先后發言,座談會由胡百精主持。
在認真聽完大家發言后,張東剛與大家作了交流。他指出,毛澤東同志為陜北公學成立題詞是陜公精神的“根”和“魂”,是人大人的精神之源和力量之源。作為一名人大人,必須深刻把握陜公精神的“一個目標”“三種精神”和“六種品格”,用陜公精神滋養初心、淬煉靈魂,努力做陜公精神的傳承者、弘揚者、踐行者,走好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新路。
他強調,新時代傳承和弘揚陜公精神,就是要始終筑牢堅定不移、對黨忠誠的政治品格,把聽黨話、跟黨走作為矢志不渝的終生追求;要始終堅定開路先鋒、事業闖將的自信自覺,牢記從延安時期開始黨賦予人民大學的特殊要求和殷切希望,努力為祖國和人民當先鋒、做闖將,開新路、闖新業;要始終樹立腳踏實地、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向下扎根、向陽而生,努力在生動實踐中了解國情民情、淬煉意志品質、增強實干本領;要始終堅守人民至上、服務人民的初心使命,牢記“國之大者”,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要始終發揚艱苦奮斗、迎難而上的頑強作風,弘揚“戰斗地學習”的良好學風,時刻響應時代號召、時刻奮進在新時代最前列。
14日上午,張東剛赴梁家河村考察,與學校“紅色之路”青年教師延安調研團一起,參觀梁家河村史展和知青故居、沼氣池舊址等重要舊址。張東剛在與青年教師交流時指出,習近平總書記曾經在梁家河勞動生活了7年,在這里培養堅強意志、厚植人民情懷、鍛煉過硬本領,并走上了為人民服務的道路。他希望廣大教師能跟隨習近平總書記的足跡,認真感悟這片土地上的“大學問”,把握其中的道理學理哲理,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傳承紅色基因,將文章寫在祖國大地,在走出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新路的征程上奮力建功立業。他強調,要用好梁家河這座珍貴的紅色資源寶藏,廣泛組織師生校友赴梁家河開展社會調研、學術研究和考察交流,讓梁家河成為鼓勵人大人不忘初心、踔厲奮發的強大精神力量。
在延安期間,張東剛還分別與陜西省委副書記、延安市委書記趙剛,延安市委副書記、市長嚴漢平以及中國延安干部學院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院長姜澤洵,延安大學黨委書記張金鎖、校長高子偉等領導舉行工作座談。
在與他們的座談中,張東剛強調,中國人民大學前身是創辦于延安的陜北公學,延安是中國人民大學永遠的精神家園。人民大學要與有關方面一起,進一步用好紅色資源、傳承紅色基因、弘揚紅色精神、賡續紅色血脈,把“延安精神”和“陜公精神”結合起來,作為學校立德樹人的寶貴精神財富。他表示,要進一步加強與延安市及有關方面交流,開展好學科發展、人才培養、干部掛職、對口支援、文博保護等多方面合作,全面提高校地、校際合作水平,打造紅色育人合作高地,共同講好中國共產黨的故事、講好黨創辦紅色高等教育的故事,打造深度融合、互進互益的創新典范。
在延安期間,張東剛還瞻仰了寶塔山革命舊址,參觀了延安中學,并看望選調生校友。
學校辦公室、黨委教師工作部、黨委學生工作部、校友工作辦公室、校史館、博物館、校團委等部門負責同志參加相關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