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下午,“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出版合作體論壇暨國際出版合作高質量發展研討會在中國人民大學通州校區舉行。活動由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出版合作體和中華文化國際傳播工作室聯合主辦,來自全球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學術、出版領域專家和合作體會員機構代表百余人參會。
中宣部進出口管理局合作交流處副處長、二級調研員范清華,中國編輯學會會長、“中吉(爾吉斯斯坦)經典著作互譯計劃”中方專委會主席郝振省,“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出版合作體理事長、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黨委書記、董事長李永強,全國出版學科專業共建工作專家組組長、北京師范大學教授萬安倫,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文學研究所研究員阿地里,北京師范大學出版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朱生營,北京大學出版社總編輯汲傳波,英國泰勒弗朗西斯出版集團全球圖書業務總裁貝謹立,波蘭馬爾沙維克出版集團總裁阿達姆·馬爾沙維克,吉爾吉斯斯坦國家科學院語言與文學研究所所長、“中吉(爾吉斯斯坦)經典著作互譯計劃”吉方專委會主席阿克馬塔利耶夫·阿卜杜勒達詹·艾瑪托維奇,羅馬尼亞文化中心主任利維烏·策拉努,土耳其新生出版社總編輯丹尼斯·科澤奇,烏茲別克斯坦絲綢之路出版社總編輯康德,委內瑞拉中央大學建筑學教授胡安·梅爾洛·索蒂略等中外嘉賓與來自阿聯酋、阿爾巴尼亞、加拿大、黎巴嫩、尼泊爾、日本、斯里蘭卡、斯洛文尼亞、泰國、烏克蘭、印度、智利等20多個國家的學者和出版人參會。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總經理李開龍、副總經理王磊先后主持會議。
論壇第一階段,李永強發布“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出版合作體發展報告,回顧合作體成立以來的成果,并展望未來深化國際合作的愿景。合作體由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發起成立,8年來已吸納60個國家和地區的328家成員單位,舉辦5屆影響廣泛的高峰論壇,推動6000余種中國圖書在海外翻譯出版發行。合作體通過國際書展、學術論壇及海外分支機構深化文明互鑒,并成立中國—中亞出版合作體等區域機制。未來將拓展“中國書架”、數字出版、人才培訓及學術研究,以出版助力民心相通,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文化力量。
論壇第二階段,先后舉行了“中吉(爾吉斯斯坦)經典著作互譯計劃”成果發布和“讀懂中國式現代化”叢書多語種簽約儀式。
郝振省與阿克馬塔利耶夫·阿卜杜勒達詹·艾瑪托維奇分別代表“中吉(爾吉斯斯坦)經典著作互譯計劃”中方和吉方專委會致辭。
郝振省表示,中吉經典著作互譯彰顯亞洲文化自信,通過高質量翻譯搭建文明互鑒橋梁,并依托數字化傳播擴大影響力。人大出版社作為中國—吉爾吉斯斯坦經典著作互譯項目主承辦單位,以“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出版合作體為平臺,促進國際出版合作。此次活動既弘揚“中國—中亞精神”,也為深化跨文化交流樹立了新標桿。
阿克馬塔利耶夫·阿卜杜勒達詹·艾瑪托維奇表示,中國和吉爾吉斯斯坦都擁有燦爛文化,兩國人民始終保持著友好的交流與合作。雙方的合作出版不僅承載著兩國人民的智慧與情感,更展現了各自文化的獨特魅力。新的一批互譯圖書的出版生動體現了兩國的深厚友誼,也必將進一步拉近兩國人民的心靈距離。
現場嘉賓共同見證“中吉(爾吉斯斯坦)經典著作互譯計劃”成果揭幕。本次發布的新書為《邁向法治》《經濟增長與結構演進》《民主的中國經驗》《正說孫子兵法》《美食家》《草房子》《活著》《吉爾吉斯斯坦之光》《白輪船》等互譯作品。
隨后,“讀懂中國式現代化”叢書多語種簽約儀式舉行。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與土耳其新生出版社、波蘭馬爾沙維克出版集團、委內瑞拉中國研究中心、阿拉伯數字未來出版社簽署合作協議,推動該叢書的土耳其文、波蘭文、西班牙文和阿拉伯文版本的出版,助力中國式現代化理念的國際傳播。
論壇的第三階段是“國際出版合作高質量發展”主題研討,貝謹立、朱生營、阿達姆·馬爾沙維克、康德、利維烏·策拉努、汲傳波、胡安·梅爾洛·索蒂略等來自全球出版界的七位代表在分享關于國際出版的見解。
人大出版社還頒發了“卓越國際合作伙伴”和“優秀國際合作伙伴”獎項,表彰為中外出版交流作出突出貢獻的機構。
本次論壇不僅展示了“一帶一路”出版合作的最新成果,也為未來國際出版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為推動文明交流互鑒、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注入了新動力。
論壇期間,出席論壇的中外嘉賓還參觀了“延安十三年與中國式現代化”展覽和校園書店“陜公書屋”。展覽內容以中英文雙語展現,通過介紹延安十三年黨領導人民艱苦奮斗的歷程與成就,闡釋延安十三年對探索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意義。“陜公書屋”是人大出版社在人大通州校區運營的復合型文化空間,集沙龍交流、閱讀、文創等于一體,深度融合了學術傳承與師生文化需求。嘉賓紛紛表示對展覽豐富的歷史積淀、對書店美好的文化氛圍印象深刻,并高度贊賞中國人民大學通州校區獨具風格的人大氣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