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人民大學與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打造全國首個“文醫融合”協同創新平臺。此次合作將開創高校與醫療機構合作新篇章,推動人文社會科學與醫學的深度交融,為健康中國和教育強國戰略的實施貢獻力量。
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支曉強與北京友誼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張澍田分別代表雙方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中國人民大學原常務副校長王利明、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員會一級巡視員潘蘇彥、北京市藥品監督管理局局長曹巍、通州區人民政府副區長董明慧、北京市醫院管理中心副主任姜悅、北京醫院協會會長辛有清、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振常、北京友誼醫院黨委書記謝向輝參加簽約儀式。
中國人民大學與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本著“優勢互補、共謀發展、合作共贏”的原則開展合作,內容涵蓋建設“文醫融合”協同創新平臺、打造醫療合作新模式、推進產學研深度融合等多個方面,雙方將攜手并進,共同探索高校與醫療機構合作的新范式,為推動人文社會科學與醫學的深度融合貢獻力量。
打造“文醫融合”創新高地。雙方將攜手共建“文醫融合”協同創新平臺,實現“教學科研預防治療康復”五位一體的深度融合,探索人文社會科學與醫學、學校與醫院交叉研究的前沿領域,解決現實提出的跨學科問題,逐步形成理論體系,為建構中國自主的知識體系貢獻力量。該項目將依托中國人民大學國家治理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創新平臺的“醫療和健康服務體系監測分析子實驗室”,開展多元化、多層次、多主題的深度合作。此外,基于醫學人文健康領域,雙方還將構建“人文醫學+”產業化人才培養體系,加強科研成果在醫院實踐中的轉化和應用。通過學術研討、產業學院、研究生導師互聘等多種形式,加強醫產學研復合型人才培養路徑,打造衛生健康系統的實踐教學基地。
共創醫療合作新典范。在醫療服務方面,雙方將共同探索創新型醫聯體模式,樹立三甲綜合醫院與高校醫院合作的典范。北京友誼醫院將為中國人民大學師生提供安全、優質、方便的綜合性醫療服務。同時,雙方將建立綠色通道,在轉診、輔助檢查、急危重癥搶救等方面建立醫療服務協調機制,提供優質高效的醫療保障。為進一步提升醫療服務水平,雙方將探索“互聯網+”診療模式。通過線上醫療服務支持,為師生提供更加便捷的醫療咨詢和診療服務。此外,雙方還將建立業務培訓指導關系,提升校醫院的醫療服務能力,共同推動醫療服務水平的全面提升。
深化產學研協同發展。雙方將積極探索與合作事務相關的行業協會和產業合作,建立穩定溝通渠道。通過共同開展項目合作、舉辦研討會、開發培訓項目等方式,促進產學研之間的交流分享和資源共享。同時,通過加強在人才培養、科研合作、社會服務等方面的交流與合作,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助力醫療科研成果的轉化和應用,促進醫療健康產業的發展。
為確保合作事項的順利推進和落地實施,雙方將建立交流互訪機制和制度化溝通協調機制,以多種形式定期開展互訪磋商,研討合作方向和重要議題,協調解決推進合作過程中的重大事項,共同推進日常工作聯絡和研究組織具體合作事項,推動合作事項落地。
近年來,中國人民大學聚焦國家重大戰略需求,致力于推動健康領域知識創新和科學探索,致力于培養健康領域的復合型人才,致力于服務健康中國戰略,打造國內外健康領域的高水平平臺。學校成立人口與健康學院、健康中國研究院,承辦健康中國發展大會科學研究分論壇,牽頭組建“健康中國行動科學研究聯盟”,舉辦健康中國建設學術年會,率先提出并施行高校系統健康中國行動“三進一融”活動,即“健康中國行動”進校園、進課堂、進培養方案、與學歷學位教育相融合,為健康中國建設提供了力所能及的人才保障、智力支持和理論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