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全國教育大會精神,持續(xù)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學??疾煺{研時重要講話精神,扎實推進“高等教育紅色基因傳承和精神品格弘揚工程”“新時代大學文化建設工程”,12月26日,在毛澤東同志誕辰131周年之際,由國家藝術基金管理中心指導,中國國家博物館主辦,中國人民大學博物館、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人民大學國家革命文物協同研究中心承辦的“潤澤東方——國博館藏革命題材美術作品巡展”在中國人民大學博物館三層展廳開幕。
中國人民大學黨委副書記鄭水泉,中國國家博物館常務副館長陳成軍,國家文物局革命文物司原司長、中國文物學會副會長岳志勇,中國人民大學中共黨史黨建學院教授董佳,本次展覽策展人、中國國家博物館展陳部研究館員黃黎,馬克思主義學院、中共黨史黨建學院、信息資源管理學院、教育學院、化學與生命資源學院、圖書館、檔案館、校史館等校內單位及相關文博機構代表等出席開幕式。
鄭水泉表示,中國人民大學不斷踐行習近平總書記來??疾煺{研時對加強校史資料挖掘、整理和研究的要求,積極開展以革命文物為主題的“大思政課”優(yōu)質資源建設推廣工作,與國家博物館共建國家革命文物協同研究中心。本次展覽是全面推進校館戰(zhàn)略合作的務實舉措,是將黨領導創(chuàng)辦高等教育歷史與中國革命史相結合、繼承革命傳統與弘揚時代精神相結合、德育與美育相結合三個“結合”的具體體現,學校將以此次展覽為契機,積極開展革命文物的協同研究,充分發(fā)揮革命文物的鑄魂育人作用,講好博物館里的“大思政課”。
陳成軍表示,中國國家博物館充分發(fā)揮館藏革命文物資源優(yōu)勢,讓革命題材美術作品走出館舍、走進校園,中國人民大學充分發(fā)揮中共黨史學科優(yōu)勢,圍繞美術作品開展系列講座,這既是館校間的強強聯合,也是讓革命文化“活”起來的全新嘗試。未來,雙方將繼續(xù)以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革命精神為目標,進一步推動革命文物定級與整理,創(chuàng)新革命文物活化利用和方式,以專題展覽為依托,推進學術交流及人才培養(yǎng)。
岳志勇表示,本次展覽是一堂生動的黨史、革命史和愛國主義大思政課,充分實現了博物館的教育和研究功能,是館校優(yōu)勢資源共享的一次生動實踐,是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人民大學國家革命文物協同研究中心扎實推進中心建設、深化合作機制的一次重要工作成果。希望雙方今后能夠不斷深化合作,共同把協同研究中心打造成為紅色資源研究高地、革命文物保護利用高端智庫、革命文化學術交流重要平臺及紅色資源共建共享中心。
隨后,董佳作題為《毛澤東的讀書藝術》專題講座。講座圍繞展覽主題,以“毛澤東的讀書法”為主線,從“毛澤東喜歡讀什么書”“怎樣讀書”以及“讀書帶來的影響”等方面為現場觀眾帶來一堂生動的思政課。
中國人民大學博物館館長李貞實主持開幕式。
開幕式結束后,黃黎為現場觀眾進行導覽,從“蒼茫大地主沉浮”“雄關漫道真如鐵”“長纓在手縛蒼龍”“一唱雄雞天下白”四個主題,詳細介紹了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的革命歷史題材經典美術作品及其蘊含的歷史背景,深刻詮釋了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完成新民主主義革命、建立新中國的偉大光輝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