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下午,中俄友好、和平與發展委員會中方教育理事會第八屆年會以線上線下結合的形式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辦。
外交部歐亞司參贊、二級巡視員,中俄友好、和平與發展委員會中方秘書處負責人曹云龍,中俄友好、和平與發展委員會中方教育理事會主席、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鄭新業,外交部歐亞司一秘、一級調研員陳余出席會議。中國人民大學-黑龍江大學俄羅斯問題聯合研究院院長、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授趙永華作專題報告。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天津外國語大學、黑龍江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河南大學、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四川外國語大學、西安外國語大學等理事單位代表參加會議。
鄭新業在開幕式上致歡迎辭,對中方秘書處長久以來對中方教育理事會的工作支持表示感謝,并對各理事單位代表表示歡迎。他指出,2024年是中俄建交75周年,在兩國元首的戰略引領下,中俄關系處于歷史最高水平。當前世界格局動蕩變化,中俄民間合作充滿挑戰,更應堅定中俄友好關系的立場不動搖。他回顧了教育理事會2024年度主要工作,并表示未來理事會將繼續認真落實委員會工作,完善中俄教育合作機制,為理事單位的俄羅斯研究協同發展提供更大助力,通過教育和文化交流助力加深兩國人民之間的理解和友誼,推動中俄關系向更深層次發展,為國家發展和世界和平作出貢獻。
曹云龍在致辭中表示,2024年是中俄建交75周年,中俄合作在變幻動蕩的國際局勢下穩定發展,中俄友好、和平與發展委員會在兩國關系中具有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應繼續堅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地位,筑牢中俄合作的民意基礎。針對理事會未來工作安排,他代表委員會中方秘書處提出了幾點建議:一是圍繞抗戰勝利及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開展主題活動,引導青少年捍衛正確史觀;二是深化教育合作,聚焦重大全球議題,培養復合型人才;三是以“中俄文化年”為契機,通過高校聯盟和學術論壇拓展文化與教育交流;四是搭建青少年交流平臺,增進兩國青年相互了解,夯實民意基礎。
開幕式上,趙永華作了題為《中俄媒體合作的理論模型建構——基于半結構化深度訪談的扎根分析》的專題報告。她對目前中俄媒體合作的整體格局、合作策略、存在問題進行了闡釋與分析,并提出優化中俄媒體合作、進一步推動中俄人文交流的建議。
開幕式結束后,理事會工作會議舉辦。中俄友好、和平與發展委員會中方教育理事會秘書處單位負責人、中國人民大學國際合作與交流處副處長(主持工作)張大淼主持會議。
張大淼總結了中方教育理事會2024年工作成果,并介紹了理事會2025年工作的重點方向。她表示,理事會將著力整合各理事單位學科優勢資源,深化中俄語言文化教育合作,進一步提升中俄教育交流的影響力。各理事單位代表總結年度工作成果、分享工作經驗,并就理事會2025年工作計劃展開探討。
1月5日,理事會聯合區域國別研究院、中國人民大學-黑龍江大學俄羅斯問題聯合研究院舉辦了中俄友好、和平與發展委員會中方教育理事會學術研討會暨第一屆“中俄友好@未來”論壇,鄭新業出席論壇并致辭。
在外交部和中俄友好、和平和發展委員會的領導和支持下,委員會中方教育理事會于2016年11月22日成立。理事會中方現任主席為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鄭新業,俄方現任主席為俄羅斯前副總理、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原第一副校長謝·米·沙赫賴。理事會秘書處設在中國人民大學國際合作與交流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