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中國人民大學2024年學位授予儀式舉行。905名博士畢業生、4542名碩士畢業生、2948名本科畢業生圓滿完成學業,接受“一對一”撥穗,聆聽師長的祝福與囑托。
博士學位授予儀式
學校黨委書記張東剛,校學位評定委員會主席、校長林尚立,校學位評定委員會副主席、副校長王軼,校學位評定委員會委員、副校長王易出席。校學位評定委員會副主席黃興濤,委員王利明、吳曉求、楊瑞龍、郭慶旺、秦宣、杜小勇、莊毓敏、臧峰宇、陳劍瀾、吳健、賈俊雪、李揚在主席臺上就座。學校學位評定委員會副主席、副校長、研究生院院長馮仕政主持儀式。
張東剛代表學校向獲得博士學位的各位同學表示熱烈祝賀,向各位博士生導師的辛勤指導和各位親友的無私支持表示衷心感謝。他提出四點期待,與各位博士畢業生共勉。
一是堅守“為黨立言、為人民代言”的崇高理想。要在今后的工作、研究、生活中,傳承弘揚人民大學與黨和國家同呼吸、共命運的紅色基因,將“讓黨放心、不負人民”這一精神品格作為成長發展的精神支柱,樹立為黨立言、為人民代言的人生立場和價值遵循,以國家利益為重、以人民期盼為念、以民族復興為愿,自覺把個人追求同人民、國家、民族發展緊緊聯系在一起,努力多出經得起實踐和歷史檢驗的研究成果、工作成果。
二是弘揚“實事求是、腳踏實地”的實際精神。要讓“實事求是”的校訓成為立心守志的行動指南,求真致遠,秉持嚴肅的科學態度發現問題、探索問題、回答問題、解決問題,一步一個腳印地前進;務實致用,增強想國家之所想的心力、急國家之所急的動力、應國家之所需的能力,在中國式現代化生動實踐中揮灑汗水、勤奮耕耘。
三是篤行“自信自立、守正創新”的科學方法。要以永不知足、學無止境、不斷探索的精神狀態,在學識、見識、膽識上持續精進,以黨的創新理論解讀實踐,以火熱的生動實踐提煉中國理論,以中國思維探索真理,以中國視角洞察世界,努力在各自的領域做出原創性重大貢獻,創造不凡工作業績,為創新學問、形成新知、拓展人類共有的知識體系不懈努力和奮斗,使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真正屹立于世界學術之林,為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貢獻智慧和力量。
四是培塑“胸懷天下,互學互鑒”的寬廣格局。要善于汲取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不同流派、不同學科領域的豐富的科學成果,在兼收并蓄、取長補短的基礎上,提升中國理論、中國思想、中國學術的世界影響力,以學術研究和工作實績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做世界文明交流互鑒的維護者、不同文明交流對話的推動者,為增進人類福祉、促進文明進步、實現共同發展提供強大的智力支撐。
林尚立宣讀《中國人民大學學位評定委員會關于授予博士學位的決定》,共授予905人博士學位,其中:哲學博士學位67人,經濟學博士學位209人,法學博士學位194人,文學博士學位91人,歷史學博士學位45人,理學博士學位72人,工學博士學位33人,管理學博士學位194人。
林尚立表達了對全體博士畢業生的祝賀,希望畢業生不斷開拓更加廣闊的研究領域,持之以恒地探索和創新,為推動學術進步和中國式現代化貢獻智慧力量,展現人大博士生應有的使命擔當、應有的知識底蘊、應有的創新能力,為祖國的未來、民族的未來、人民的事業貢獻出人大學子應有的使命和智慧。人民大學為你們驕傲,為你們加油,相信你們一定能夠在“中國式現代化”的偉大征程上書寫人生的精彩篇章。
博士學位獲得者代表、商學院李海彤表示,四年博士求學時光中,我見證了習近平總書記到中國人民大學考察調研,見證了學校的85周歲生日。我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從中國實踐中來、到中國實踐中去”的號召,致力于中國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驅動因素研究,用學術人的方式貢獻力量。未來的人生道路上,我將以奮發有為的姿態肩負起新的使命,不負國家,不負人民,不負母校。
研究生指導教師代表、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何虎生表示,見證學生的進步和成長,是身為人師最大的欣慰和滿足,也是對教書育人工作的最大肯定。離別之際,希望大家堅持勤奮工作、永久奮斗,將“立學為民、治學報國”作為一生的理想,把對祖國血濃于水的歸宿感、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的共生感貫穿于學業全過程,融匯在事業追求中;保持對學問的熱愛和敏銳的感知,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始終保持精神世界的靈動和清朗;常懷感恩之心,用善良和愛心去回饋身邊的人和世界。
馮仕政主持儀式。
學位授予環節,張東剛、林尚立和校學位評定委員會委員一道為博士學位獲得者頒發學位證書、撥穗正冠、合影留念。
在這莊嚴而喜悅的難忘時刻,眾多博士畢業生發表感言,表達對母校的不舍,對導師、對親友的感恩,以及對自己、對同學、對未來的期待和向往。
儀式結束后,全體出席校領導、學位評定委員會委員和博士學位獲得者在明德廣場集體合影。
碩士學位授予儀式
學士學位授予儀式
此去關山萬里,不負云起之望。
祝愿各位畢業生云程發軔、萬里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