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中國人民大學首次新時代財務工作會議召開,全面部署學校財務工作。
當天上午,全體會議召開。學校黨委書記張東剛主持,校長林尚立作工作部署。學校黨委常委朱信凱、吳付來、鄭水泉、王軼、王易、馮仕政、鄭新業、支曉強、青格勒圖出席。全體中層領導人員參會。
張東剛指出,2024年是學校財務改革元年,學校召開新時代財務工作會議,主要任務是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考察調研時重要講話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財政工作的重要論述,強化戰略思維,厚植為民情懷,牢固樹立“過緊日子”意識,堅持“艱苦奮斗、勤儉持家、開源節流、追求效益”的總方針、“該保必保、應省盡省”的總原則,突出新時代財務工作“支撐戰略、服務發展、支持決策、優配資源、防控風險”的功能作用,踐行以政理財新理念,落實服務發展的總目標,全面開展財務資源配置領域的綜合改革,實現財務工作從財務到財經、從財經到財政的轉型升級,開創學校財務工作新局面,為新時代新征程走好“新路”提供有力的財務支撐和重要保障。
張東剛強調,財務治理是學校治理體系的重要環節,事關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建設,事關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建構中國自主的知識體系、建設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等一系列目標任務的實現,事關積極服務、緊密耦合、深入融入中國式現代化實踐,是一項重要的基礎性工作。全校上下要切實提高站位、統一思想、強化認識、凝聚共識,以思想的引領力、戰略的牽動力、政策的供給力、資金的配置力和實效的追求力,推動學校財務工作再展新氣象、再上新臺階。
張東剛就走好財務工作“新路”提出三點要求。
一是聚焦戰略目標,在提升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上實現新跨越。要深刻認識全面深化財務工作改革是統籌優化資源配置的迫切需要,是樹牢“過緊日子”意識的必然要求,是統籌發展和安全的根本保障。要通過全面深化財務工作改革,明確學校財務工作的遵循所在、方針所在、目標所在,轉變財務管理理念,完善財務管理體制,優化財務資源配置機制,筑牢財務風險底線,始終保持學校的財務健康。
二是加強組織領導,為新時代財務工作轉型升級提供有力保障。要進一步強化政治意識,加強黨對財務工作的全面領導,把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貫穿到財務工作全過程;要進一步強化系統意識,綜合施策、精準發力,構建與新發展格局相適應的財務工作組織體系;要進一步強化底線意識,堅定不移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牢固樹立紀律意識,嚴格遵守財經紀律,牢牢守住不發生重大風險的底線;要進一步強化主體意識,各單位要明晰主體經濟責任,領導干部要培養和樹立財務意識,職能部門要鼓足干事創業的精氣神,擔當作為,攻堅克難。
三是強化隊伍建設,為新時代財務工作提質增效奠定堅實基礎。要準確把握新時代財務工作的定位和要求,以全面增強財務工作本領為重點,突出專業能力和專業精神,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堅持精準施訓、覆蓋全員,堅持學以致用、注重實效,努力建設信念堅定、德才兼備、勤政務實、清正廉潔、業務精湛、能力過硬的財務隊伍,為新時代財務工作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林尚立指出,學校召開新時代財務工作會議,既是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考察調研時重要講話精神的戰略之舉,也是進一步加強黨對財務工作的全面領導,集中力量辦大事,為學校事業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的務實之策。做好學校財務工作是奮力走好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新路的基礎性保障。當前,學校事業發展各項任務對財務工作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全力確保通州校區建設投用的緊迫感是前所未有的,錨定2037建校百年遠景目標銳意改革、守正創新的責任感是前所未有的,加快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強國建設的使命感是前所未有的。學校將以此次新時代財務工作會議為契機,全面開展以財務工作為抓手的資源配置管理改革,增強財務治理效能,提升財務管理質效,強化財務決策支撐,以實際行動彰顯學校治理體系改革新作為。
林尚立從四個方面就推進新時代財務工作高質量發展作出部署。
一是提升財務治理能力,支撐學校戰略規劃。加強頂層設計,在學校黨委領導下,進一步完善財經工作領導小組等工作機制,健全財務機構職能配置,確保各項財務資源科學配置、財務運作高效協同、工作任務落地見效。要夯實主體責任,各單位領導干部要強化經濟責任,規范行使權利,既能圍繞主責主業做出業績、實現突破,也能有效整合盤活全校資源,凝聚協同發展的強大合力。要提升財務規劃能力,多維度充分利用財務信息,實現決策有依據、預算有規劃、考核有目標;強化對資源安排的集中統一領導、管理和監督,保障資源高效利用;強調精打細算、科學預算,增加資金調配的彈性。要完善財務制度體系,始終堅持把財務制度建設貫穿于工作全過程,以制度建設提升管理績效、以制度創新發揮管理職能,不斷提高學校財務管理水平。
二是強化開源節流,多措并舉優化資源配置。建立健全“預算編制有目標、預算執行有監控、預算完成有評價、評價結果有反饋、反饋結果有應用”的預算績效管理機制,推動財務資源聚力增效;要在爭取財政撥款資金、增加繼續教育收入、擴大社會捐贈資金、用好國家優惠政策等方面持續發力,積極創新資源支持方式,充分發揮資源杠桿效應,增強學院自我造血能力;要優化支出結構,保重點保基本壓低效去無效,讓“過緊日子”成為預算安排和預算執行自覺遵循的原則;要健全成本分擔機制,提升成本績效意識,科學測算資源使用收費標準,降低資源消耗成本;要堅持靈活適度、精準有效的原則,注重處理好總量與結構、存量與增量的關系,盤活現有存量資金,提高資金使用效率,支持學校發展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
三是深化業財融合,大力提升財務管理質效。優化財務業務流程,繼續深入貫徹落實“放管服”要求,以財務管理為基石、以信息化技術為手段,注重開展調查研究,解決財務業務中的堵點、難點和痛點;充分發揮財務作為天然數據中心的優勢,推動業財信息互聯互通;充分運用管理會計工具方法,為學校重大經濟決策提供科學、專業、有效的信息支持。要推進財務數智化轉型,利用信息技術減少人工操作和線下環節,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等先進信息技術,推進業財信息全面對接和整合。要優化財務服務體系,堅持“以師生為中心”的理念,聚焦服務學科、服務科研、服務育人、服務社會、服務國際化,構建“主動服務+專業服務+精準服務”的新時代財務工作服務體系。
四是強化風險防控,著力預防控制重大風險。完善內部控制建設,制定相關制度文件,將內部控制全過程管理制度化、規范化,逐步形成橫到邊、縱到底、全覆蓋的內部控制體系;優化內部控制信息化建設,將管理規則、標準、流程等嵌入信息系統,增強內控實際效果,實現對學校業務活動的全流程風險防范和管控。要加強財會監督工作,完善財會監督工作機制,加強與相關部門協同聯動,建立財會監督會商機制,提升財會監督效率和效果,有效保障財務穩健、資產安全。
財務處副處長張江濤、發展規劃處處長賈俊雪、教育基金會秘書長趙瀟、商學院院長易靖韜、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王芳分別作大會交流發言。
會上下發了《關于新時代財務工作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征求意見稿)》,著力加強頂層設計,進一步推進學校財務工作整體性重構,切實提升以政理財工作能力和水平,開創學校財務工作新局面。
當天下午,會議分3組進行分組研討,圍繞貫徹以政理財理念、推進新時代財務工作高質量發展和學校領導在新時代財務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交流認識體會,就財務工作改革的重點任務和落實措施研提意見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