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由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經濟改革與發展研究院、北京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經濟科學出版社、北京市經濟學總會聯合主辦的“中國經濟學前沿論壇(2010)”在中國人民大學世紀館隆重舉行。
此次論壇的主題是“邁向世界經濟大國的中國經濟”。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林崗,北京市社科聯黨組副書記陳之昌,經濟科學出版社副總編呂萍分別代表主辦單位致辭。來自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南京大學、中央財經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北京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經濟科學出版社、北京經濟學總會等單位的領導、專家學者、企業家等共400多人參加了會議。
中國人民大學黃泰巖教授作論壇主題報告,介紹了中國經濟學研究熱點排名,并對此進行了深入分析。報告指出,2009年是世界金融危機對中國經濟造成重大影響的一年,也是中國應對金融危機實現“保增長”最艱難的一年,這使得2009年的中國經濟研究熱點排名變化,無處不帶有金融危機及其應對的痕跡。
2009年,學術界對中國經濟聚焦研究的前10大熱點問題分別是:(1)經濟增長與發展問題;(2)資本市場問題;(3)三農問題;(4)產業結構與產業政策問題;(5)貨幣政策問題;(6)收入分配與收入差距;(7)對外貿易與貿易政策;(8)公共經濟;(9)世界金融危機;(10)金融體制。2009年中國經濟研究熱點前10位排名主要的變化表現為:一是經濟增長與發展、資本市場、三農、產業結構與產業政策和貨幣政策這前5大熱點問題與2008年相比沒有發生任何位次的變化,這在7年的研究熱點排名中是第一次出現。顯示了中國經濟研究主題的穩定性;二是收入分配與收入差距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三是世界金融危機和金融體制首次進入前10位;四是對外貿易與貿易政策重要性進一步凸顯;五是區域經濟發展首次跌出前10位。通過對2009年中國經濟學學術成果的系統梳理,充分展示了中國經濟學在應對金融危機大背景下的努力和探索,顯示了中國經濟學的理論創新,為中國邁向世界經濟大國提供了理論解釋與政策建議。
南京大學黨委書記洪銀興教授、國家發改委地區司司長范恒山 研究員、中央財經大學校長王廣謙教授、清華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魏杰教授、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經濟學科召集人李曉西教授分別就中國成為經濟大國后的經濟學展望、中國區域經濟政策、世界金融危機后的金融制度變革趨勢、“十二五”時期的中國經濟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發展綠色經濟等內容作了專題報告,闡述他們對世界金融危機之后中國經濟發展中的重大問題和趨勢、中國成為經濟大國后的經濟學發展等問題的深層次思考,并對正在邁向世界經濟大國的中國經濟發展提出了政策建議。
與會專家認為,中國經濟正在平穩較快發展,向著世界經濟大國邁進。特別是在即將來臨的“十二五”期間,中國經濟通過調整優化經濟結構、更加注重民計民生和進一步深化體制改革,使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取得實質性進展,必將有力地推進我國的工業化和城市化。因此,中國經濟學肩負著重要的歷史使命和艱巨的歷史任務。這需要中國經濟學者進行更加深入的思考和研究,以形成更有深度和分量的理論成果,更好地服務于中國經濟發展,不斷豐富和完善中國經濟學體系的理論內涵。
(編輯:劉偉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