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上午,由信息學院發起主辦的“社會計算與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研討會在中國人民大學逸夫會議中心第二會議室召開。副校長馮惠玲教授和科研處處長杜鵬教授出席會議,國內社會計算領域的權威學者中科院自動化所王飛躍研究員、國際社會計算領域的著名學者香港中文大學Irwin King教授,以及經濟學院劉元春教授、信息資源管理學院安小米教授、社會與人口學院馮仕政副教授、新聞學院胡百精副教授、信息學院社會計算研究組余力博士分別從不同的專業視角做了專題報告。全球最大的中文IT技術社區CSDN總裁蔣濤也到會交流。共有來自信息學院、新聞學院、社會與人口學院和中國數據調查與統計中心的教師、學生60多人參加了研討會。研討會由信息學院副院長孟小峰教授主持。
馮惠玲副校長首先代表學校致詞。她表示,一直以來學校非常鼓勵、提倡和支持這種跨學科的合作研討,希望以本次研討會,探索學校理工學科與人文社會學科交流與合作的新模式。
作為信息學院社會計算課題組負責人,孟小峰教授在主持研討會時強調,面對互聯網爆炸式產生的大量數據,必須采用Data Thinking的方式去思考和解決問題,人文社會科學應該比以往更加重視基于數據的問題解決方式,并希望課題組能最終構建一個面向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的通用實驗性平臺。
王飛躍研究員則在發言中從古代哲學思想談到今天社會公共安全,闡明了社會計算的哲學思想和現實意義,并認為,過去三十年,我們靠的是“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取得如今的改革成果,從現在開始的未來三十年,我們將依靠的是“人文是第一生產力”,促使我們從當今的信息工業社會向網絡化社會轉型。在此期間,社會計算會起關鍵作用。
Irwin King教授從Web2.0和社會網絡的角度簡析了社會計算的意義,認為現代社會已經從現實的物理社會轉移到虛擬的網絡社會,在“Facebook已經成為世界上第三大‘國家’”這樣一種背景下,我們必須更多關注虛擬網絡社會的分析與研究。
信息學院社會計算小組余力老師介紹了研究組提出的“面向人文社會科學的社會計算的研究框架”和目前的研究進展。此外,信息資源管理學院安小米教授分析了社會媒體對傳統文檔管理和信息資源管理的提出的新挑戰和需求擴大所帶來的機遇。社會與人口學院馮仕政副教授從社會學的角度闡述了社會學對社會計算的理解和需求。新聞學院胡百精副教授介紹了國內輿情分析的現狀和問題,并表達了輿情分析對社會計算的迫切需求。
最后,孟小峰教授在總結中強調,本次研討會的召開是課題組與學校人文社會科學交流與合作邁出的第一步,未來將會以此為基礎,深入開展更多實質性的合作研究,共同構建面向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的社會計算平臺,支持和服務人文社會科學,同時也做出具有人民大學特色的社會計算研究,在學校多學科交叉研究中起示范作用。
(編輯:周慶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