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金秋為始,以盛夏為終。全球視野、中法情懷、青春榮光,6月20日,中國人民大學蘇州校區2025年學位授予儀式舉行。以遠見,啟未來,343名學子將從人大江南出發,承人大星火,赴山高水長。
中國人民大學黨委書記張東剛,黨委常委、副校長王小虎,蘇州市副市長劉博,中國人民大學黨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高燕燕,中國人民大學蘇州校區高級戰略顧問魏讓方,中國人民大學中法學院教授馮壽農、法方代表聶可,蘇州獨墅湖科教創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陳淼等出席。中國人民大學相關部處、學院教職工代表參加,共同見證這一神圣又難忘的時刻。蘇州校區黨委書記唐杰主持。
張東剛、王小虎和教授代表魏讓方、馮壽農、唐杰、江曉麗、許偉、于坤、胡德寶為畢業生撥穗授證。
張東剛表示,當前,我們正立足于一個波瀾壯闊、氣象萬千的大時代,肩負著服務黨和國家戰略的大使命,緊握著前所未有的大機遇,馳騁在充滿無限可能的大空間。他寄語全體畢業生,希望大家胸懷歷史、守住初心,牢記紅色基因和紅色初心這一“鎮校之寶”,讓“黨辦的大學讓黨放心,人民的大學不負人民”的品格成為相伴一生的精神坐標;胸懷時代、追求卓越,發揚“始終奮進在時代前列”的優良傳統,在投身深刻變革、擁抱嶄新時代的歷程中,用智慧、勇氣和創造力為塑造全球發展新引擎注入“青春動能”;胸懷祖國、勇毅奮斗,與國家發展“同頻”、與人民需要“共振”,以赤子之心超越小我得失,將個人奮斗融入國家發展,在實現個人價值的同時為國家的發展、社會的進步貢獻自己的力量;胸懷世界、心系人類,深刻理解世界發展的脈絡,堅定為人類和平與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的遠大志向,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和人類文明發展進步作出更大貢獻,書寫屬于人大人、屬于中國、屬于全人類的壯麗篇章。
劉博表示,中國人民大學是享譽中外的高等學府,蘇州校區是蘇州市與中國人民大學深化戰略合作的重要結晶,更是蘇州高等教育版圖上的一顆璀璨明珠。當前,中國式現代化進程波瀾壯闊,民族復興偉業召喚青年勇毅前行。希望大家將學校“黨辦的大學讓黨放心、人民的大學不負人民”的精神品格,與蘇州“走在前、做示范”的城市品格深度融合,內化為砥礪奮進的強勁動力,在中國式現代化的偉大實踐中挺膺擔當,奮力書寫無愧于時代的青春華章。
王小虎宣讀學位授予決定,授予中法學院275人學士學位,國際學院、絲路學院68人碩士學位。
法國索邦大學數學學院院長薩米·穆斯塔法表示,同學們是索邦大學最好的使者,為索邦注入了蓬勃的活力與多元的智慧。愿這份來自中法兩國頂尖高校的專業積淀和學術傳承成為大家直面未來挑戰的堅實底氣,期待大家在更廣闊的天地中續寫屬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法國蒙彼利埃保羅-瓦萊里大學校長安娜·弗拉伊斯表示,畢業是新征程的開始,希望同學們在未來找準自身定位,將所學知識轉化為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實踐中檢驗、在挑戰中提升,成為推動社會進步的有用之才。
法國凱致商學院校長亞歷山大·德·納維耶表示,在這個充滿變數又機遇無限的世界里,希望同學們無論選擇哪條道路,都要始終銘記所學,以正直為引領,為社會作出積極貢獻。
法國駐上海總領事館總領事王度表示,自中法學院成立以來,中法雙方團隊努力“雙向奔赴”,學院現已成為中法學術交流的重要平臺和兩國教育合作的典范。法國駐華大使館和駐上海總領事館將一如既往為中法學院的發展提供支持。希望同學們以中法友誼為堅韌紐帶,開啟一段精彩非凡的人生旅程。
教師代表郭蘭芳表示,當前,真正通曉國際規則、深諳多元文化并兼具專業素養的國際化人才稀缺,而蘇州校區的畢業生正是其中的佼佼者。希望大家堅定文化自信、擁抱技術革命、涵養生命韌性,從人大江南起航,去奔赴山海,去發現一個更為廣闊的世界。
中法學院法方執行代表聶可表示,同學們這幾年的學習克服了語言、文化和學術的挑戰,充分展現出了拼搏奮進、堅韌不拔的精神。希望同學們積極搭建中外交流合作的橋梁,成為文化使者,書寫中法友誼的新篇章。
中法學院學生代表李香凝、劉世齊、郝佳妮、姜禹辰,國際學院學生代表金樂恬,絲路學院學生代表尼克分享了他們在人大江南的回首與展望。在這里,他們收獲了真摯友誼、拓展了全球視野、汲取了豐厚智慧;“實事求是”的校訓融入血脈,指引他們在時代洪流中錨定方向,不斷成長為兼具家國情懷和國際視野的時代新人。
從人大江南出發,連接著中國與世界,承載著時代與未來。愿此去:懷遠見而啟新程,攜智慧以拓新天。祝大家畢業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