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青年節之際,《人民日報》刊登了2024年國家獎學金獲獎學生代表名錄,其中研究生100名、本專科生100名。中國人民大學2名學子從20余萬人中脫穎而出,作為優秀學生代表登上《人民日報》 。他們是——研究生國家獎學金獲獎學生代表、高瓴人工智能學院2022級博士研究生孫忠祥;本科生國家獎學金獲獎學生代表、信息資源管理學院2021級本科生冉皓文。
研究生國家獎學金獲獎學生代表 孫忠祥
孫忠祥,中國人民大學高瓴人工智能學院人工智能專業2022級博士研究生。曾獲評“北京市優秀畢業生”。專注信息檢索及大模型幻覺檢測與可信生成,截至2025年5月發表論文19篇,其中CCF-A論文6篇。入選中國科協青年人才托舉工程博士生專項計劃,研究成果成功應用于快手主站APP搜索與推薦系統及司法大數據研究院的類案推送產品。
2022年是孫忠祥博士生涯的起點,也是大模型技術發展的關鍵節點。ChatGPT的橫空出世,為人工智能領域帶來了深遠的變革,同時也暴露出大量安全與可信性問題。如何讓人工智能更好地服務社會,成為孫忠祥研究道路上的核心命題。在國家推動人工智能健康有序發展的政策引導下,他毅然選擇深耕大模型幻覺檢測與可信生成領域,并深入研究大模型內部機制,致力于為人類社會構建一層安全防線,推動人工智能技術的可靠發展。
“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是科研最堅實的路徑。”這是其導師徐君教授的殷切叮囑,也成為他始終秉持的科研理念。博士期間,孫忠祥不僅在學術上不斷突破,谷歌學術總引用量近600次,其研究成果還成功落地于快手主站APP的搜索與推薦系統(服務用戶超一億),以及司法大數據研究院的類案推送產品,實現從算法研究到大規模社會應用的有機轉化。他受邀參加“日新·青年說”中關村科學城青年科技人才交流活動并發表主題演講,分享大語言模型在推動人工智能高質量發展中的前沿進展與挑戰。“以技術進步服務社會,以安全與可信為核心,推動智能時代健康發展”,是他不變的初心與方向。
本科生國家獎學金獲獎學生代表 冉皓文
冉皓文,中國人民大學信息資源管理學院數據管理與新媒體運營實驗班2021級本科生。論文獲2024文化遺產保護數字化國際論壇(CHCD2024)“最佳論文獎”。帶領團隊創立“SmarTalk智言”一站式AI口語練習平臺,獲2024年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國家級立項。
入學以來,冉皓文始終保持專業第一的成績,在多篇課程作業中銳意創新:《太空探索記錄可視化》網站獲評數字人文導論優秀項目;創意可視化作品《神奇寶貝:永恒的冒險王國》被作為精品案例沿用于本科、研究生后續課程教學;“說來畫長”古畫新媒體項目運用AIGC圖像重繪與數字人技術讓古畫重生等等。
在2024文化遺產保護數字化國際論壇(CHCD2024)中,冉皓文以第二作者身份完成的論文榮獲“最佳論文獎”,中文版論文發表于《數字人文研究》。他主持老北京叫賣傳承保護項目,構建交互式數字記憶網站平臺,獨立產出微紀錄片《古都韻律:吆喝耀京城》,應用于東城區非遺保護項目、“北京記憶”數字平臺等。他還曾以北京市第2名的佳績榮獲“智信杯”第二屆北京高校學生信息素養大賽一等獎。
冉皓文帶領團隊洞察口語學習需求,融合LLM大語言模型與虛擬數字人等前沿技術,創立“SmarTalk智言:一站式AI口語練習平臺”,不僅在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中獲批國家級立項,還榮獲北京市“挑戰杯”主賽道銅獎。
冉皓文曾擔任班長、團支部書記等。作為多平臺簽約攝影師,他主持、參與數十個主題宣傳項目,個人攝影作品在北京市高校攝影大賽、省級夜景攝影大賽多次獲獎。
近年來,學校嚴格規范評審程序、突出五育并舉導向、發揮獎勵育人示范作用,創新開展“人大先鋒獎章”評選活動,優化“吳玉章獎學金”評選方式,拓展“融創學科交叉獎學金”等評選項目。此次2023-2024學年國家獎學金評選,經學生申請、學院推薦、學校審核、全國評審等環節,共有642名學生榮獲表彰,其中本科生280名、碩士生206名、博士生156名,我校獲獎學生代表事跡連續獲《人民日報》報道,有力體現了學校人才培養改革效果。
為孫忠祥、冉皓文點贊!祝愿更多的人大學子展現青春作為,彰顯青春風采,貢獻青春力量。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中,書寫青春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