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至20日,通州·全球發展論壇(2024)在北京城市副中心舉行。在閉幕式上,中國人民大學黨委書記張東剛發布了“面向2050人類全面發展”的四項行動倡議。
“我們在溝通對話中達成新共識,在相互尊重中謀劃新發展,在互學互鑒中譜寫新篇章,為應對全球性發展挑戰開展了戰略對話,凝聚了發展力量,構建了新的對話平臺,為以推動全球發展共識的確定性應對當今世界發展的不確定性,攜手建設更加美好的新世界開辟了新的合作模式。”張東剛說,通過舉辦通州·全球發展論壇等一系列高端對話活動,將構筑起世界各國政界、學界、商界共商共議全球發展戰略問題的高端對話平臺,持續凝聚全球發展共識,激發全球發展信心,匯聚全球發展力量,推動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與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同向共進、雙向奔赴。
四項行動倡議的具體內容如下:
第一,共同形成推動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最終實現的合力。
持續聚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進展,充分評估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在更大范圍、更廣區域、更深層次上凝聚全球可持續發展的廣泛共識,共同推動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如期實現。
第二,共同分享促進全球發展與世界現代化發展的實踐經驗。
充分發揮人才和智力優勢,搭建學術研究網絡平臺,深入研究闡釋推動全球發展的理論內涵,構建新的全球現代化和發展的理論體系。充分正視廣大發展中國家在推動現代化進程中所形成的,包括消除貧困、推動綠色發展、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等方面在內的豐富實踐經驗,為促進世界現代化發展貢獻智慧與力量。
第三,共同聚焦“2050世界發展”,推動世界朝著人與社會全面發展的方向前進。
持續加強對“2050世界發展”的道路探索,將保障人在發展中的各類權利和社會、國家在全球體系中的基本需求放在更為突出的位置,促進2050年形成更加和諧包容的人與社會新型發展關系和發展成果。
第四,共同防范2050年世界發展紅線,避免全球出現重大發展危機。
構筑全球對話網絡,建立合作對話平臺,健全全球知識界人文交流機制,共同強化發展風險意識,加強對2050年全球發展風險的前瞻性研究與預防,攜手共同避免出現全球性、系統性與不可控的發展危機。
原文鏈接:[中國青年報]通州·全球發展論壇發起“面向2050人類全面發展”四項行動倡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