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20日,第二屆通州·全球發展論壇在城市副中心文化地標北京大運河博物館和北京城市圖書館舉行,來自近40個國家的千余名中外嘉賓齊聚北京,共商全球發展,共話人類文明。
作為通州·全球發展論壇的組成部分——“全球挑戰與全球治理:中國青年的政策設計”分論壇于10月19日下午在北京大運河博物館階梯活動區召開,論壇旨在激發青年智慧,共議全球議題。
論壇上發布了中國人民大學《全球挑戰與全球治理:中國青年的政策設計》報告,報告在近二十位中國人民大學國際傳播與國際勝任力語言中心中外籍教師的指導下,由近八十名人大青年用英語思考全球議題,并提出人大學子的解決方案。
論壇設立兩個工作坊:“國際勝任力素養實踐工作坊”和“聽懂中國·用外語講好中國學術工作坊”。
“國際勝任力素養實踐工作坊”中以學生為中心的互動活動是“國際勝任力素養實踐工作坊”的最大亮點。互動活動由中國人民大學外國語學院大學英語教學部、中國人民大學國際傳播與國際勝任力語言中心中外籍教師組織并點評。活動一共設6個互動小組,中國人民大學12個實踐團隊帶著自己對全球議題的思索,圍繞“可持續發展與智慧社區”“綠色未來與氣候行動”“全民健康與幸福生活”“優質教育與全球發展”“包容性增長與社會平等”等話題進行提案海報展示,各高校學生代表參與研討。
海報展示之后,各小組在語言中心指導教師的帶領下,基于提案內容進行豐富的研討活動,包括問答、角色討論、研討結果總結匯報和外教點評等。其中,角色討論環節要求學生從提案所涉及的不同利益相關方(如政策制定者、技術研發者、非政府組織、企業等)的角度來對提案的可行性進行評估,預測可能出現的問題,并提出改進方案,通過多維度的視角與創新的活動形式,工作坊充分激發了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展示了學生們在全球議題上的獨立思考和創新能力。
“聽懂中國·用外語講好中國學術工作坊”在北京城市圖書館燕華廳舉行。外國語學院以“聽懂中國”項目為依托,組織的系列人才培養活動累計吸引了超過2000名來自不同學院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參加。2024年以來,學院圍繞“用外語講好中國學術”這一主題,組織了包括外國語學院、國際關系學院、經濟學院等多學院參與的八支研究生和本科生混編隊伍,孵化出八大學科的學術腳本。本次論壇所展示的成果,正是“外語+學科”的完美呈現,展現了新時代大學生用外語展現中國學術、中國故事、中華美學魅力的能力和本領。
論壇上,每支實踐隊伍都以“多語種+微紀錄片”的形式,圍繞歷史、法學、哲學、教育學等八個學科主題,結合在西安、長春、杭州、十堰等七個地區的實地調研,呈現了他們“用外語講好中國學術”的過程以及成果。
論壇以青年方案為核心,推動青年領航,創新驅動,以展示互動、思想碰撞為鮮明特色,展現了中國青年的創新思維與全球視野。本場論壇不僅為學術交流提供了平臺,也激勵了更多青年肩負起推動全球發展的責任,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智慧和力量。
本次論壇由中國人民大學外國語學院、中國人民大學國際傳播與國際勝任力語言中心承辦。
原文鏈接:[中國社會科學網]激勵更多青年肩負起推動全球發展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