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中國自主的知識體系成果發布會(2024年秋季)在北京城市圖書館舉辦。
中國人民大學校長林尚立、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楊華、新華社新聞信息中心副主任韓世峰、新華社研究院副院長崔峰、國家版本館副館長徐中煜、中國人民大學黨委副書記鄭水泉、中宣部對外推廣局研究規劃處一級調研員沈綠出席。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江棘主持。
中國人民大學、南開大學、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分別發布重要學術成果,以建構中國自主的知識體系凝練中國式現代化的理論內涵與實踐意義,以推動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繁榮發展更好回應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
林尚立表示,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人民大學考察調研時提出“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歸根結底是建構中國自主的知識體系”的重大論斷,為建構中國自主的知識體系、推動哲學社會科學繁榮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科學指引。中國自主的知識體系成果發布會致力于為各領域專家學者搭建交流成果、激蕩思想、匯聚智識的平臺,今天發布的四項成果經過專家評審脫穎而出,分別聚焦“大一統”、儒學、社會服務、財政四個領域,扎根中國大地、切中時代議題、面向未來發展,對守護文化根脈、鑄就民族靈魂、保障社會民生、服務治國理政有重要理論與實踐意義,對我們理解何以中華、何以中國具有很強的啟發性和指導性,彰顯了中國傳統知識分子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價值信念與理想追求,展現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深厚底蘊和磅礴力量。作為我國人文社會科學高等教育領域的一面旗幟,中國人民大學不斷探索建構中國自主的知識體系的路徑和方法,以建構中國自主的知識體系深刻把握走好“中國之路”、推進“中國之治”、探尋“中國之理”的理論意義、歷史意義、實踐意義。希望今后能有更多具有創新性、探索性、引領性的自主知識體系成果走上這個舞臺,讓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走向世界,真正屹立于世界學術之林。
江棘主持。
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教授楊念群發布成果《天命如何轉移:清朝“大一統”觀的形成與實踐》。他表示,當前,清史研究如何回應西方新清史成為一個重要命題。“大一統”是中國經典歷史觀中的一個核心概念,凝聚著中華文明的精神氣質與發展動力。該系列論著以貫通古今的視域探討清代“大一統”觀的形成與實踐,全面梳理了“大一統”的歷史沿革及其豐富內涵,展現出了中國“大一統”觀的歷史發展脈絡及其多元復雜的結構性圖景,對“大一統”相關討論及當代中國自主的知識體系建構、傳承中華文明的“統一性”作出了積極貢獻。
南開大學歷史學院副教授馬子木作成果講評。
南開大學哲學院教授干春松發布成果《儒學的近代轉型》。該書以政治史與學術史雙向視角,集中梳理、論述西學東漸背景下,作為傳統中國價值主體的儒學的困境和轉型,探究新時代儒學的發展和未來,幾乎涵蓋了儒學近代轉型的重要領域,被列入國家社科基金外譯項目推薦書目。作者從中西文化的沖突與融合中探索儒學對世道人心和社會秩序的意義和作用,從儒學學科化制度角度思考擺脫儒學困境的可能。干春松表示,“儒學不僅是中國自身傳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力量,對我們建構中國自主的知識體系起到重要的基礎性作用”。
清華大學哲學系教授陳壁生作成果講評。
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林閩鋼發布成果《走向社會服務國家:全球視野與中國改革》。聚焦“社會服務國家”的理論建構,該書重點回答了“中國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應如何超越福利國家”這一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全書首先提出西方發達國家出現“社會服務社會化”現象,創新性地提出“社會服務國家”,系統地解釋了社會服務國家改革和轉型的動力,并展望了數字化時代的發展愿景。林閩鋼表示,相關成果將有助于拓展社會保障學科的研究視野、迭代研究內容和研究框架,為打造學科創新發展的前沿陣地、加快建構中國自主的社會保障學科知識體系作出探索。
北京師范大學社會學院教授謝瓊作成果講評。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馬珺發布成果《新中國財政70年系列叢書》。該系列叢書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原副院長高培勇教授擔任主編,共包括7本專著,忠實記錄了新中國財政70年發展史,論證了財政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進程中發揮的基礎和重要支柱作用,為中國自主的財政知識體系創新提供了豐富史料和思想源泉。馬珺表示,將以此作為探索中國自主的財政知識體系的第一步,為持續推進建構中國自主的財政知識體系和中國財政學三大體系貢獻力量。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教授呂冰洋作成果講評。
會上,各位成果發布人與主持人、講評人進行對談,并與現場觀眾互動交流。
林尚立為四位成果發布人頒發證書。
發布會前,優秀青年曲藝演員王玟琪、國家一級演奏家劉海青、優秀青年伴奏員白子豪表演京韻大鼓《碧天云外》。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人民大學考察調研時重要講話精神,加快構建以中國自主的知識體系為內核的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中國人民大學于2023年4月24日發起成立“建構中國自主的知識體系大學聯盟”。聯盟形成了中國自主的知識體系成果發布機制,于每個季度召開“中國自主的知識體系成果發布會”,推動中國自主的知識體系成果擴量提質。創辦以來,中國自主的知識體系成果發布會不斷優化升級。在遴選環節,有由學術界、出版界和中央媒體組成的遴選委員會把關推薦;在發布環節,有講、評、談、議多維交流互動;在傳播環節,有國家級媒體平臺亮相助陣,充分彰顯了思想引領力、學術創造力、社會影響力。
此前,中國人民大學已成功舉辦三場季度成果發布會、一場年度成果發布會,并發布上線“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自主知識體系數字創新平臺——學術世界”,向社會各界呈現中國一流的哲學社會科學知識成果,打造知識創新與學術服務的嶄新空間,在學術界引發熱烈反響,得到主流媒體和社會公眾廣泛關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光明日報》、《經濟日報》、《中國日報》、《科技日報》、中國新聞社、《中國社會科學報》、《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電視臺、《北京日報》、《現代教育報》等媒體代表參加本次發布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