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十四五”新興領域重點教材體系建設項目啟動會在中國人民大學召開。中國人民大學校長林尚立,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教授梅宏,華中科技大學教授、中國計算機學會副理事長金海,北京理工大學教授、計算機學院院長王國仁,公安部第三研究所研究員、副所長金波,高等教育出版社工科事業部副主任劉茜等出席。會議由中國人民大學明理書院院長杜小勇主持。
林尚立指出,當前正處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科學技術給人類生活帶來了深刻的變化。中國人民大學作為人文社會科學高等教育的重鎮,要更加注重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新興學科領域的人才培養與學術研究,充分發揮學校在“我國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獨樹一幟”的獨特優勢,將大數據、人工智能與人文社會科學緊密結合起來,推動打造全新的科研生態,形成全新的人才培養模式。
他表示,“十四五”新興領域重點教材體系建設具有戰略意義,感謝各位專家學者積極參與教材體系建設工作,學校將提供重要支持和有力保障。希望各位專家學者凝聚力量精心打磨教材,不斷推進知識創新、理論創新、方法創新,實現知識體系、教材體系、課程體系與育人體系一體貫通。
梅宏回顧了教材體系建設項目的籌備過程,對各位成員作出的貢獻表示感謝。他表示,“十四五”新興領域重點教材體系建設是一次全新的機遇,對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人才的培養意義重大。希望各相關單位能夠緊密協作,加強項目的頂層設計,按計劃高質量完成教材建設工作。
劉茜表示,“十四五”新興領域重點教材體系建設旨在開展專業核心教材建設,并同步開展核心課程、重點實踐項目、高水平教學團隊建設工作。高等教育出版社將嚴格按照教育部工作部署,提供政策保障,調配專項工作組積極配合各團隊完成教材出版任務,與各高校通力合作,為我國新興領域卓越人才培養作出貢獻。
杜小勇介紹了以計算機大類培養框架為前提的“1+3+N”教材建設整體方案,即“1門導論+3門必修+N門選修”。各高校可以根據自身培養方案選用本系列教材。他表示,項目組會做好內容規劃,保質保量地完成教材建設工作。
北京理工大學副教授金福生、中國人民大學教授盧衛、華中科技大學教授金海、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副研究員劉盛華、中國人民大學教授竇志成、山東大學教授汪云海、中國人民大學副教授黃科滿、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王宏志、公安部第三研究所研究員金波、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陳躍國等項目組成員依次報告各教材編寫組的編寫方案,積極聽取專家們的指導建議。
高等教育出版社工科事業部計算機分社社長時陽介紹了目前教材體系建設的開展情況,并講解了數字資源、數字課程、數字教材等案例。他表示,高等教育出版社將在資源、技術、平臺等方面提供更多支持和保障。
杜小勇作總結發言。他表示,項目組將根據計算機大類下的大數據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恪守教材編寫先進性、實踐性、自主性、教學適用性的要求,做到體系完備、重點突出、特色鮮明、內容新穎、結構嚴謹、形態多樣,激發學生興趣與潛能,提升學生創新創造能力。
“十四五”新興領域重點教材體系建設項目以中國人民大學為牽頭單位,由梅宏擔任總主編,聯合北京大學、北京理工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山東大學等高校以及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公安部第三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共同建設。本系列教材將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