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新中國法學教育的“工作母機”和“法學家的搖籃”,中國人民大學法學學科與新中國法治建設發展同向同行,為我國法治中國建設貢獻了“獨樹一幟”的人大力量。
一、深入推進習近平法治思想研究工程,為法治中國建設貢獻人大智慧
在教育部直屬高校中成立首家習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中心,獲批教育部首批法學專業虛擬教研室,共同發起成立習近平法治思想高校協同研究機制;實施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與改革實踐項目“習近平法治思想課程和教材體系建設”,榮獲首屆全國教材建設先進集體,參編《習近平法治思想概論》馬工程教材,率先開設《習近平法治思想概論》,上線央視、“學習強國”;產出重大專項、系列專著、代表性論文等標志性成果;率先推出“習近平法治思想專題”“中國自主知識體系建構”系列講座公益直播,研究踐行習近平法治思想上走在前、作表率。
▲ 中國人民大學習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中心成立
▲ “習近平法治思想課程和教材體系建設”獲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與改革實踐項目
▲ “習近平法治思想專題”“中國自主知識體系建構”系列講座公益直播
二、全程深度參與民法典編纂,推動中國“民法典時代”到來
民法典參編人數居全國高校首位;首倡人格權獨立成編、侵權責任獨立成編被采納,為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作專題講座,發表論文341篇,出版專著48本,承擔重大項目29項,報送《編纂民法典參閱》98期,《民法學研究系列》呈現當代民法學研究最高水平,相關學術成果連續5次獲教育部科研成果一等獎,推動中國民法學理論體系、話語體系重構。與司法部聯合推出《民法典開講》、受教育部委托舉辦公益培訓,覆蓋370所高校,多人獲普法先進表彰;向最高人民法院等報送司法解釋建議多項,推進規范性文件立改廢釋纂、典型案例、示范性判例研究,助力民法典實施。
▲ 王利明教授為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作《我國民法典分編編纂中的幾個問題》專題講座
▲ 《編纂民法典參閱》98期《民法學研究系列(13卷本)》
三、深耕新文科,引領未來法治基礎原理和體系建構
聚焦法律與科技,率先成立聚焦法律與科技的未來法治研究院、數字法學教研中心,組建跨學科平臺14個;率先設立數字法學二級學科,開展“未來領軍人才”計劃,建設數字法學實驗室,開發全國首家“互聯網法院虛擬仿真實驗教學”系統;《個人信息保護法》《數據安全法》等立法建議被采納;發起全國高校數字法學聯盟,獲批未來法治創新引智基地(“111”計劃)。
▲ 聚焦法律與科技,培育跨學科前沿創新平臺14個
▲ 科技法治研究成果達到國際一流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