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關鍵字
          [光明日報]暖心的回憶,躬耕的動力
          來源:光明日報
          時間:2024.09.10

          教師節(jié),是每位教師的節(jié)日,更是教師職業(yè)的榮耀。

          2024年9月10日,我國迎來第40個教師節(jié)。“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加快建設教育強國”,是今年教師節(jié)的主題。

          教育家,是教師中的標桿與典范,是教育思想的引領者、教育實踐的力行者、教育價值的塑造者。

          人們常用“好老師”“先生”“人師”等尊稱讓人敬仰的教師,而他們之中的佼佼者,以行動呈現(xiàn)出教育家應有的樣子——因為深愛,所以全力以赴;因為信仰,所以堅守平凡。

          在一座座普普通通的校園內(nèi),在一個個教學相長的課堂上,在一次次春風化雨的溝通中,更多教師正在釋放出“未來教育家”的光芒。

          以教師之強支撐教育之強。今天的中國,正奮進在教育強國征途中;今天的教育改革,正在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qū)”。有不少難關要闖,有不少硬骨頭要啃,這是一個需要教育家的時代,也是一個產(chǎn)生教育家的時代。生逢其時,重任在肩!

          在第40個教師節(jié)來臨之時,我們推出專刊,回放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關心關懷人民教師的感人瞬間,回望這40年教師們一路走來的喜人變化——其間有溫暖,有傳承,更有踐悟……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始終高度重視教師隊伍建設,或走進校園,或座談交流,或致信問候,在不同場合、用不同方式表達對教師隊伍的親切關懷和殷殷厚望。

          廣大教師倍感溫暖、深受激勵。他們堅守立德樹人的初心,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使命,以赤誠之心投身教壇,投身這份“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yè)”。

          師者,人之模范也

          樹立“躬耕教壇 強國有我”的志向和抱負

          這是一份令北京市八一學校師生無比珍視的回憶——

          2016年9月9日,教師節(jié)前一天,習近平總書記來到自己度過小學和初中歲月的母校——北京市八一學校考察。

          師生們記得,正是在那天的座談中,習近平總書記對教師提出了做“四個引路人”的殷切希望:廣大教師要做學生錘煉品格的引路人,做學生學習知識的引路人,做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引路人,做學生奉獻祖國的引路人。

          “那天之后,我不停地追問自己:怎樣把總書記的指示落到實處?我感到使命光榮、責任重大,方向、目標和路徑越來越清晰。”八一學校校長沈軍說。

          反復學習總書記重要講話,沈軍深深體會到,中國的未來靠教育。教育要不忘初心、不忘人民、不忘民族、不忘國家,教育也要繼續(xù)前進、繼續(xù)改革、繼續(xù)發(fā)展、繼續(xù)創(chuàng)新。

          加強教師隊伍建設,重視青年教師培養(yǎng),以人工智能賦能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提高教師課堂教學設計能力,圍繞“深度學習”改進教學,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深入思考、鉆研創(chuàng)新;開設材料與能源、生態(tài)與環(huán)境等系列跨學科課程,通過跨學科、探究式學習,全面提升學習探究動手實踐的綜合能力……“八年來,我們牢記總書記囑托,堅持用紅色文化培根鑄魂,用品質(zhì)教育奠基人生。”沈軍介紹。

          8月31日,作為“國培計劃(2014)”北京師范大學貴州研修班學員代表之一、遵義市匯川區(qū)第十小學校長付勝利再次走進北京師范大學,走進教九樓103教室。

          10年前的9月9日,正是在這里,習近平總書記走進“國培”課堂,看望正在參加培訓的貴州省中小學語文教師,并同他們親切座談。

          一年后的教師節(jié)前夕,總書記又給參訓教師們回了信!

          時任班長的付勝利還記得,自己手捧信紙,深情誦讀著總書記回信,心頭涌上無盡感動。“‘扶貧必扶智’‘努力做教育改革的奮進者、教育扶貧的先行者、學生成長的引導者’……字里行間流露出來的,是對我們山區(qū)教師的真切關懷、深深期待。”

          打那以后,帶著這種感動與溫暖,付勝利一直奔波在教育教學和精準扶貧的路上:參與精準幫扶送培送教,走進鳳崗、綏陽、習水、道真等地;成立遵義市名師工作室,每學期組織開展送培送教幫扶活動……

          當年參訓的老師,如今有的成為學校管理者,有的成為貴州省骨干教師,有的擁有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鄉(xiāng)村名師工作室……他們正帶領身邊的年輕教師一起教研、一起成長、一起在立德樹人的長路上孜孜以求。

          看到學生成人成才,遵義市新蒲區(qū)禮儀小學校長劉軼滿懷欣慰,自己多年的付出和堅持無愧于總書記的囑托。“我是幸運的,趕上了好時代。在珍惜、感恩的同時,我也堅定地告訴自己,一定要把總書記的要求、把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落到實處,立志教育終不悔,扎根西部獻青春,做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引人以大道、啟人以大智

          立德樹人,培養(yǎng)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棟梁之材

          湖南第一師范學院(城南書院校區(qū))靜靜矗立在橘子洲頭,妙高峰下。

          20世紀初,青年毛澤東在湖南一師求學、任教,度過了8個春秋。現(xiàn)在,每年新生入學第一周,是湖南一師新生集體重溫電視劇《恰同學少年》的時間。學子們在校園里的一處處舊址,聽老師講起毛澤東“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的求學歲月。

          湖南第一師范學院校長胡穗永遠記得那個春雨霏霏的日子。“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考察的第一站,就來到了湖南第一師范學院(城南書院校區(qū))。”

          習近平總書記囑托,學校要立德樹人,教師要當好大先生,不僅要注重提高學生知識文化素養(yǎng),更要上好思政課,教育引導學生明德知恥,樹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立報國強國大志向,努力成為堪當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大任的棟梁之材。

          “只有在教師心中先扎下‘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的理想信念之‘根’,學生心中才可能結(jié)出立志報國之‘果’;只有在教育過程、教育環(huán)節(jié)、教育方法中先立‘德’、再樹‘人’,將空洞說教式德育轉(zhuǎn)變?yōu)閱l(fā)式自悟教育,把思想政治教育做到學生心坎上,才可能形成‘大先生’鑄‘未來師魂’的良性循環(huán)。”胡穗深有感觸。

          “合格的老師首先應該是道德上的合格者,好老師首先應該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

          “評價教師隊伍素質(zhì)的第一標準應該是師德師風。”

          …………

          諄諄教誨,殷殷囑托。

          “從教70多年,我始終將‘教育乃我之事業(yè),科學乃我之生命’作為人生信條。”中國人民大學榮譽一級教授高銘暄說,“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中國人民大學考察調(diào)研時,我有幸作為教師代表發(fā)言,至今難忘!”那次考察中,總書記勉勵廣大教師“努力做精于‘傳道授業(yè)解惑’的‘經(jīng)師’和‘人師’的統(tǒng)一者”“做學生為學、為事、為人的大先生”。

          高銘暄認為,教師要提高政治站位,以“國之大者”為使命所系;教師要有強烈的家國情懷,把個人的“小我”融入實現(xiàn)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大我”之中,以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為己任。

          越來越多的教師努力提升自我。他們明白,有大德的老師才能教出有大志、有“大我”的學生,才能在傳道授業(yè)中引人以大道、啟人以大智。

          昂揚的精神、專業(yè)的工作、無私的奉獻

          展現(xiàn)中國特有的教育家精神

          “當我提到,我最珍視的榮譽是學生頒發(fā)的‘最佳大伙伴獎’時,習近平總書記會心地笑了。”北京師范大學國際中文教育學院黨委副書記任雅才回憶。

          正是在同北京師范大學師生代表座談時,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四有”好老師要求:做好老師,要有理想信念。做好老師,要有道德情操。做好老師,要有扎實學識。做好老師,要有仁愛之心。

          總書記的話語,在廣大教師心中播撒下了成為“四有”好老師的種子。

          這些年來,北師大聚焦“四有”好老師培養(yǎng),大力推動“強師工程”,全方位支撐“優(yōu)師計劃”,為各地輸送了一批批優(yōu)秀教師,服務新時代教育強國建設,還設立師范專業(yè)建設專項,首創(chuàng)覆蓋城鄉(xiāng)兩種教學環(huán)境的“雙實踐”制度,打造“學院+書院+研究院”協(xié)同育人模式,培養(yǎng)引領時代的未來教育家。

          2023年9月9日,習近平總書記致信全國優(yōu)秀教師代表,對中國特有的教育家精神進行了全面深刻闡述。“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的理想信念,言為士則、行為世范的道德情操,啟智潤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學篤行、求是創(chuàng)新的躬耕態(tài)度,樂教愛生、甘于奉獻的仁愛之心,胸懷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成為全體教師為之奮斗的目標。

          “‘四有’好老師標準勾勒出了新時代優(yōu)秀教師的形象定位,教育家精神深刻地闡釋了人民教師的價值追求、時代精神、人格特質(zhì)。這既是對中國傳統(tǒng)師道文化的繼承發(fā)展,更與黨中央對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的要求一脈相承。”北京師范大學黨委書記程建平認為。

          “教育家精神從教師所處的社會關系和肩負的使命職責出發(fā),對教育家應具有的品格、素養(yǎng)、價值觀念等進行了全面闡釋,深刻回答了新時代需要什么樣的教師隊伍來立教興教、育人育才這一問題。”中國人民大學黨委書記張東剛表示。

          中國人民大學緊抓落實,把弘揚教育家精神同構(gòu)筑我國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和教學領域的重要人才中心和創(chuàng)新高地貫通融合,為各類人才打造大有可為、大有作為的發(fā)展環(huán)境:重塑人才體系,系統(tǒng)實施職稱評審和崗位聘用等體制機制改革;創(chuàng)新評價改革,推動人才評價向重視原創(chuàng)性貢獻轉(zhuǎn)變;優(yōu)化資源保障,完善榮譽表彰體系、科研績效獎勵體系、薪酬制度體系……

          今天的中國大地,1891.8萬名教師支撐起世界上最大規(guī)模的教育體系。廣大教師正以昂揚的精神、專業(yè)的工作、無私的奉獻,在“尊師、強師、惠師”的時代氛圍中,以教育家精神為追求,辦好每一所學校,教好每一個學生,托起民族復興的偉大夢想!

          (原文刊載于《光明日報》2024年9月10日13版。)

          原文鏈接:[光明日報]暖心的回憶,躬耕的動力

          編輯:佧米然·克里木
          責任編輯:董涵琪
          91国内揄拍·国内精品对白| 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 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 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无码不卡| 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精品深夜AV无码一区二区| 精品无码国产自产拍在线观看蜜 | 八区精品色欲人妻综合网|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婷婷老年 | 精品九九久久国内精品| 国产成品精品午夜视频| 四虎永久在线观看视频精品| 国产精品资源在线观看| 2020精品国产自在现线看| 最新国产精品视频| 亚洲热线99精品视频| 精品一久久香蕉国产二月| 国产中的精品一区的| 99任你躁精品视频| 精品视频在线观看你懂的一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天堂| 伊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九九免费久久这里有精品23| 亚洲色在线无码国产精品不卡| 久久精品中文闷骚内射| 国产成人啪精品视频免费网| 中文字幕精品三区无码亚洲| 91大神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免费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第35|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88小说| 国产精品十八禁在线观看|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不卡|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香蕉 | 无码国产乱人伦偷精品视频| 99精品在线观看| 无码人妻精品一二三区免费|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 97精品伊人久久久大香线焦| 久久精品国产成人AV|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三上|